海洋外交的兴起:内涵、机制与趋势

被引:21
作者
马建英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2]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政治研究所
关键词
全球化; 海洋外交; 海权; 地缘战略; 中国外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 [国际关系];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作为全球化时代海洋事务与外交关系耦合的产物,海洋外交越来越成为国际外交实践范畴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对象。与传统职业外交相比。现代海洋外交是一种主体多元化、手段多样、目的明确,并且兼具强制与合作色彩的外交形态。它的兴起既是人类"走向海洋"的必然结果,也是国家安全边界扩展的客观要求;既受到人类知识空间膨胀的驱动,也反映了全球化时代世界相互依存的需要。依据强制性高低和社会属性差异,可以将海洋外交划分为炮舰外交、海军外交、海洋法律外交、海上合作外交和涉海民间外交五种实践形式。随着未来"人一海"关系的日益密切。海洋外交将在三个层面上继续成长:在思维层面上,海洋外交将经历一个从排他性、对抗性思维到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包容性思维的进化。在技术层面上.技术进步将不断推动海洋外交的实践范畴朝着"更高、更深、更远"的方向发展。在实践层面上,海洋外交的视野将会覆盖那些尚未被触及的地理区域以及有待于继续完善的制度领域。中国历史上缺乏海洋外交经验,面对近年严峻的海洋形势,中国亟须锻造国家海洋外交能力。构建适应全球新海洋文明时代需要的外交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80+158 +158
页数:28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当代海洋外交论析 [J].
沈雅梅 .
太平洋学报, 2013, 21 (04) :37-45
[2]   中国法律外交的理论与实践 [J].
张文显 ;
谷昭民 .
国际展望, 2013, (02) :1-20+149
[3]   中国需要大力拓展“高边疆”和提供国际公共产品 [J].
王逸舟 .
当代世界, 2012, (05) :16-18
[4]   人文外交:全球化时代的新外交形态 [J].
赵可金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1, 28 (06) :73-89
[5]   从“零和对抗”到“合作共赢”——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的历史演进 [J].
刘永路 ;
徐绿山 .
军事历史研究, 2011, 25 (04) :125-132
[6]   文化思维统摄五位一体的现代海洋战略 [J].
张开城 .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6, (06) :17-20
[7]   灾难外交:一种新的外交方式?——印度洋地震海啸启示录 [J].
毛维准 ;
阙天舒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5, (06) :55-60+6
[9]   全球化的两种面孔:狂欢节的珠子与万村的手工艺品 [J].
杨力伟 .
开放时代, 2003, (03) :114-121
[10]  
21世纪海权指南[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英) 蒂尔 (Geoffrey,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