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的未遂犯处罚根据论之提倡

被引:27
作者
陈璇
机构
[1] 德国马普外国刑法与国际刑法研究所
关键词
未遂犯; 处罚根据; 计划理论; 印象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在现代法治国的不法理论框架内,作为主观未遂论之具体表现的计划理论和印象理论均具有不可克服的内在缺陷。主观的未遂犯处罚根据论虽为德国的通说及立法所采纳,但这不仅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而且目前正受到日益激烈的批判。从世界范围来看,未遂犯论的客观化已成为刑法学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我国应采纳客观的未遂犯处罚根据论,并以事后查明的行为时全部事实为基础,站在行为时社会一般人的立场来判断法益侵害的危险。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51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日本刑法学中的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 [J].
山口厚 ;
金光旭 .
中外法学, 2008, (04) :590-595
[2]   为我国现行不能犯理论辩护 [J].
陈家林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08, (04) :121-129
[3]   析我国刑法的基本立场 [J].
陈家林 .
现代法学, 2008, (03) :20-29
[4]   不能犯的可罚性判断——印象说之提倡 [J].
刘晓山 ;
刘光圣 .
法学评论, 2008, (03) :140-144
[5]  
德国的不能犯理论及对我国的启示[J]. 陈家林.刑事法评论. 2007(01)
[6]   行为无价值论批判 [J].
黎宏 .
中国法学, 2006, (02) :160-173
[7]  
判例刑法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陈兴良, 2009
[8]  
刑法总论问题思考[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黎宏, 2007
[9]  
不能未遂犯研究[M]. 中国检察出版社 , 郑军男著, 2005
[10]  
刑法概说(总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日)大塚仁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