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中学生手机使用依赖与伤害发生的关系

被引:19
作者
汤建军 [1 ,2 ]
郝加虎 [1 ]
韩慧 [3 ]
万宇辉 [1 ]
李红影 [2 ]
顾璇 [2 ]
秦同 [2 ]
王苗苗 [2 ]
机构
[1]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
[3] 蚌埠医学院预防医学系
关键词
便携式电话; 依赖(心理学); 自我伤害行为; 创伤和损伤; 学生;
D O 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2.015
中图分类号
R749.99 [其他精神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蚌埠市中学生手机使用依赖与伤害发生之间的关联,为制定干预学生伤害、手机成瘾发生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蚌埠市城区和农村中学中抽取学生5 116名。运用"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和伤害评定量表评价调查对象手机使用依赖和伤害发生情况。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学生手机使用依赖报告率为25.69%(1 112/4 328),不同性别、学段、户口所在地、独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学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58,161.07,11.42,22.14,21.38,24.24,P值均<0.01)。非自我伤害和自我伤害发生率分别为27.48%,43.32%,不同性别、学段、户口所在地、独生子女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性别为男性、户口所在地为农村、非独生子女是非自我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158,1.136,1.108,P值均<0.05),手机使用依赖、性别为男性、学段为高中、居住地为农村、非独生子女是自我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075,1.069,1.121,1.086,1.141,P值均<0.05)。结论中学生手机使用依赖和非自我伤害、自我伤害检出率均较高,手机使用依赖会增加中学生自我伤害的发生风险。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采取措施,减少青少年手机依赖和伤害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208 / 21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高中生父母冲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情绪管理的中介作用
    邓兆杰
    张洁
    黄海
    李翠景
    吴和鸣
    周春燕
    [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 23 (11) : 1695 - 1699
  • [2] 湖南醴陵农村儿童非故意伤害的流行特征
    邓芳明
    龚学民
    胡平成
    杨于嘉
    [J]. 实用预防医学, 2015, (11) : 1336 - 1338
  • [3] 童年期虐待经历与中学生自伤行为的关联性
    苏静
    陈静
    万宇辉
    钟超
    胡晓
    陶芳标
    彭菲
    陈钰
    朱阿然
    陈英
    [J]. 中国学校卫生, 2015, 36 (09) : 1326 - 1329
  • [4] 沈阳市于洪区中学生伤害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海柱
    [J]. 中国学校卫生, 2015, 36 (05) : 782 - 784
  • [5] 大学生手机成瘾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陈向丽
    [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 35 (04) : 169 - 171
  • [6] 广州市儿童青少年伤害现状及特征
    王大虎
    魏跃红
    陆剑云
    胡辉华
    常会民
    景庆隆
    刘伟佳
    [J]. 医学动物防制, 2015, 31 (03) : 244 - 246+250
  • [7] 2011年至2012年在校大学生意外伤害现况调查与分析
    杨弋星
    张态
    李友
    [J]. 大理学院学报, 2015, 14 (02) : 64 - 67
  • [8] 童年期受忽视对初中学生自伤行为的影响——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
    杨丽恒
    马雪玲
    张华
    [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 35 (02) : 17 - 19
  • [9] 恩施农村12~15岁儿童伤害状况与影响因素
    罗昌盛
    朱俊清
    罗菊
    丁彦培
    陶希
    朱长才
    向兵
    [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4, 25 (06) : 47 - 50
  • [10] 青少年社会支持与手机成瘾关系的实证研究
    葛续华
    祝卓宏
    [J]. 中国卫生统计, 2014, 31 (05) : 830 - 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