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性请求权论纲

被引:13
作者
曹险峰 [1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法学院
[2] 吉林大学国家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防御性请求权; 侵权请求权; 停止侵害; 排除妨害; 消除危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我国物权法规定了防御性请求权,其与《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相关规定并不统一,存在如何衔接的问题。从立法论上而言,应认可妨害排除请求权与妨害防止请求权;从解释论而言,应认可停止侵害乃针对侵害行为,从而可与排除妨害与消除危险并列适用。在物债二分法之下,应坚持物权请求权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之区分,大而广的侵权请求权并非为最优选择。防御性请求权的适用应限于妨害源的排除,在存有过错意味的情况下,应适当扩张认定妨害源的范围。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我国知识产权停止侵害救济例外的现实困境及突围 [J].
张春艳 .
当代法学, 2017, 31 (05) :112-120
[2]   美国法上临时禁令的适用及借鉴 [J].
毕潇潇 ;
房绍坤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38 (02) :86-95
[3]   防御性请求权相关语词使用辨析 [J].
茅少伟 .
法学, 2016, (04) :23-34
[5]   容忍义务:相邻权扩张与限制的基点——以不可量物侵扰制度为中心 [J].
焦富民 .
政法论坛, 2013, 31 (04) :113-120
[6]   论侵权预防责任对传统侵权法的挑战 [J].
叶名怡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3, 31 (02) :121-131
[7]   论返还原物责任请求权 兼与所有物返还请求权比较研究 [J].
魏振瀛 .
中外法学, 2011, 23 (06) :1171-1193
[8]   论物权请求权与侵权责任的关系 [J].
孙莹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 31 (06) :160-162
[9]   我国《侵权责任法》的几个问题 [J].
梁慧星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2 (03)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