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技术领域专利质量研究——以风能和太阳能技术为例

被引:27
作者
张古鹏 [1 ]
陈向东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发明专利; 新能源; 风能; 太阳能; 专利质量;
D O I
10.13581/j.cnki.rdm.2013.01.001
中图分类号
F426.2 []; G306 [专利研究];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以中国1985—2009年间风能和太阳能领域的发明专利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专利权延续时间长度作为专利质量的衡量指标,研究了中外研发单位间,以及中国本土各类研发单位专利质量的差异.结果显示:中国与外国申请人的专利质量存在较大差距;在中国本土各类研发单位中,企业申请的专利拥有较高的质量,个人申请的专利质量水平尽管不如企业,但与中国研究机构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本文还使用参数生存分析模型对专利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研发单位拥有较大的研发规模有助于专利质量的提高,这说明技术含量高的专利更容易产生于大型企业中;尽管在风能领域作用不显著,但单位间进行合作研发显然有助于提高太阳能领域专利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J].
张继周 .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0, (06) :92-95
[2]   新能源与低碳经济 [J].
成思危 .
管理评论, 2010, 22 (06) :4-8
[3]   R&D资源投入对不同类型高校专利产出的影响 [J].
付晔 ;
张乐平 ;
马强 ;
陈钦昌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0, 22 (03) :103-111
[4]   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空间面板数据分析 [J].
王锐淇 ;
张宗益 .
科研管理, 2010, 31 (03) :17-26+60
[5]   我国新能源领域专利地图研究 [J].
潘雄锋 ;
张维维 ;
舒涛 .
中国科技论坛, 2010, (04) :41-45
[6]   解析中国创新能力的不平等:基于回归的分解方法 [J].
万广华 ;
范蓓蕾 ;
陆铭 .
世界经济, 2010, 33 (02) :3-14
[7]   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 [J].
施星国 ;
张建华 ;
仲伟俊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9, 21 (04) :106-113
[8]   基于维持时间的发明专利质量实证研究——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994年授权的发明专利为例 [J].
朱雪忠 ;
乔永忠 ;
万小丽 .
管理世界, 2009, (01) :174-175
[9]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变迁的实证分析:基于创新系统的观点 [J].
李习保 .
管理世界, 2007, (12) :18-30+171
[10]   关于组织创新性与创新能力的定义、度量及概念框架 [J].
张国良 ;
陈宏民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7, (01) :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