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免耕条件下不同秸秆覆盖量的土壤有机碳红外光谱特征
被引:28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彭义
[
1
]
解宏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污染生态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解宏图
[
2
,
3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军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董智
[
2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白震
[
2
]
王贵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省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王贵满
[
4
]
陈智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师范大学生态环境研究所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陈智文
[
5
]
张旭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辽宁沈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张旭东
[
2
,
6
]
机构
:
[1]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污染生态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4]
吉林省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5]
吉林师范大学生态环境研究所
[6]
辽宁沈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
来源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3年
/ 46卷
/ 11期
关键词
:
秸秆覆盖;
免耕;
红外光谱;
土壤有机碳;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
0903 ;
090301 ;
摘要
:
【目的】研究不同秸秆覆盖量免耕条件下不同剖面深度土壤的红外光谱特征,探讨免耕对土壤有机碳组成的影响及秸秆来源土壤有机碳在不同土层的分布特征。【方法】以吉林省梨树县黑土秸秆覆盖免耕长期定位试验区不同层次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无秸秆覆盖(CK)、33%秸秆覆盖、67%秸秆覆盖、100%秸秆覆盖4种处理土壤红外光谱特征。【结果】连续5年秸秆覆盖免耕种植后的土壤,红外光谱吸光值随着剖面层次的加深而降低;差减土壤矿物光谱后的谱图表明:0—5 cm土层土壤红外基团吸收明显增加,芳香碳、脂肪碳、烷基碳较之下层土壤具有明显的吸收峰。【结论】秸秆覆盖有利于有机碳在表层的累积,显著增加秸秆来源的芳香碳、脂肪碳及烷基碳含量。
引用
收藏
页码:2257 / 226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几种不同类型土壤的VIS-NIR光谱特性及有机质响应波段
[J].
纪文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
浙江大学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
纪文君
;
史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
浙江大学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
史舟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清
;
周炼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
浙江大学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
周炼清
.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12,
31
(03)
:277
-282
[2]
东北黑土不同组分有机碳的近红外光谱测定[J]. 范如芹,杨学明,张晓平,申艳,梁爱珍,时秀焕,魏守才,陈学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2(02)
[3]
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对农田的温室气体净排放的影响
[J].
黄坚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
黄坚雄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源泉
;
刘武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
刘武仁
;
郑洪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
郑洪兵
;
隋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
隋鹏
;
李媛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
李媛媛
;
史学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
史学朋
;
聂胜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资源环境研究所/农业部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
聂胜委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旺盛
.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
(14)
:2935
-2942
[4]
玉米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对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
[J].
赵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甘肃省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赵凡
;
何秀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甘肃省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何秀云
;
沈玉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甘肃省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沈玉梅
;
牛建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甘肃省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牛建彪
;
李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榆中县农业机械管理站
甘肃省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李建平
;
李胜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甘肃省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李胜克
;
张继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甘肃省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张继祖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
29
(04)
:208
-213+218
[5]
保护性耕作模式对黑土有机碳含量和密度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吕贻忠
;
廉晓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廉晓娟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红
;
刘武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刘武仁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11)
:163
-169
[6]
秸秆还田量对免耕黑土速效养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彬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红波
;
赵晓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省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赵晓霞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解宏图
;
白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白震
;
张旭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辽宁沈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张旭东
.
玉米科学,
2010,
18
(02)
:81
-84
[7]
用近红外光谱预测土壤碳含量的研究
[J].
沈掌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沈掌泉
;
王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王珂
.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10,
29
(01)
:32
-37
[8]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碳效应影响研究进展
[J].
张海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开放实验室
张海林
;
孙国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开放实验室
孙国峰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继康
;
陈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开放实验室
陈阜
.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
(12)
:4275
-4281
[9]
保护性耕作对稻田土壤有机质的影响(英文)
[J].
邵景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邵景安
;
唐晓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唐晓红
;
魏朝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魏朝富
;
谢德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谢德体
.
生态学报,
2007,
(11)
:4434
-4442
[10]
保护性耕作对紫色水稻土团聚体组成和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J].
唐晓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唐晓红
;
邵景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邵景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明
;
魏朝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魏朝富
;
谢德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谢德体
;
潘根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潘根兴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5)
:1029
-1034
←
1
2
3
→
共 23 条
[1]
几种不同类型土壤的VIS-NIR光谱特性及有机质响应波段
[J].
纪文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
浙江大学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
纪文君
;
史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
浙江大学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
史舟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清
;
周炼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
浙江大学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
周炼清
.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12,
31
(03)
:277
-282
[2]
东北黑土不同组分有机碳的近红外光谱测定[J]. 范如芹,杨学明,张晓平,申艳,梁爱珍,时秀焕,魏守才,陈学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2(02)
[3]
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对农田的温室气体净排放的影响
[J].
黄坚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
黄坚雄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源泉
;
刘武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
刘武仁
;
郑洪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
郑洪兵
;
隋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
隋鹏
;
李媛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
李媛媛
;
史学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
史学朋
;
聂胜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资源环境研究所/农业部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
聂胜委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旺盛
.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
(14)
:2935
-2942
[4]
玉米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对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
[J].
赵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甘肃省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赵凡
;
何秀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甘肃省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何秀云
;
沈玉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甘肃省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沈玉梅
;
牛建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甘肃省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牛建彪
;
李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榆中县农业机械管理站
甘肃省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李建平
;
李胜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甘肃省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李胜克
;
张继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甘肃省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张继祖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
29
(04)
:208
-213+218
[5]
保护性耕作模式对黑土有机碳含量和密度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吕贻忠
;
廉晓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廉晓娟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红
;
刘武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刘武仁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11)
:163
-169
[6]
秸秆还田量对免耕黑土速效养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彬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红波
;
赵晓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省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赵晓霞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解宏图
;
白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白震
;
张旭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辽宁沈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张旭东
.
玉米科学,
2010,
18
(02)
:81
-84
[7]
用近红外光谱预测土壤碳含量的研究
[J].
沈掌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沈掌泉
;
王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王珂
.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10,
29
(01)
:32
-37
[8]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碳效应影响研究进展
[J].
张海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开放实验室
张海林
;
孙国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开放实验室
孙国峰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继康
;
陈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开放实验室
陈阜
.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
(12)
:4275
-4281
[9]
保护性耕作对稻田土壤有机质的影响(英文)
[J].
邵景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邵景安
;
唐晓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唐晓红
;
魏朝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魏朝富
;
谢德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谢德体
.
生态学报,
2007,
(11)
:4434
-4442
[10]
保护性耕作对紫色水稻土团聚体组成和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J].
唐晓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唐晓红
;
邵景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邵景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明
;
魏朝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魏朝富
;
谢德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谢德体
;
潘根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潘根兴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5)
:1029
-1034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