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保护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13
作者
杨枝 [1 ]
孙金声 [2 ]
张洁 [2 ]
张希文 [2 ]
王成彪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 中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关键词
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 评价方法; 损害机理; 保护技术; 钻井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258 [油气层损害与预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保护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损害的评价方法、损害机理以及储层保护技术的研究现状,并与成熟的碎屑岩储层保护技术相比较,分析了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保护技术的发展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2 条
[1]   保护裂缝性储层的复合盐弱凝胶钻井完井液 [J].
叶艳 ;
鄢捷年 ;
邹盛礼 ;
王书琪 ;
吴敏 .
天然气工业, 2008, (01) :97-99+171
[2]   微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储层特征研究 [J].
郝明强 ;
刘先贵 ;
胡永乐 ;
杨正明 ;
侯建锋 .
石油学报, 2007, (05) :93-98
[3]   油气藏水相圈闭损害预测新方法——相圈闭系数法 [J].
游利军 ;
康毅力 ;
陈一健 ;
李鹏 .
钻井液与完井液, 2007, (04) :60-62+97
[4]   普光气田大型酸压改造技术 [J].
赵立强 ;
李年银 ;
李文锦 ;
刘平礼 ;
张倩 .
天然气工业, 2007, (07) :4-7+129
[5]   一种非渗透钻井完井液对裂缝性储层保护能力实验评价 [J].
王永恒 ;
康毅力 ;
兰林 ;
徐兴华 .
钻采工艺, 2007, (01) :101-104+150
[6]   裂缝—孔隙型双重介质储层保护技术研究与探讨 [J].
张军 ;
孟英峰 ;
李皋 ;
叶何茜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6, (03) :46-50+72
[7]   钻井液固相侵入深度的计算方法研究 [J].
范翔宇 ;
夏宏泉 ;
陈平 ;
赵军 ;
唐雪萍 ;
刘彬 ;
罗永中 .
天然气工业, 2006, (03) :75-77+165
[8]   考虑裂缝宽度及压差的裂缝—孔隙型储层屏蔽暂堵实验研究 [J].
刘静 ;
康毅力 ;
刘大伟 ;
游利军 ;
高波 .
钻采工艺, 2006, (02) :97-98+101+127
[9]   塔河油田深井碳酸盐岩储层欠平衡钻井技术难点与对策 [J].
侯绪田 ;
莫跃龙 .
石油钻探技术, 2005, (05) :80-82
[10]   川渝地区碳酸盐岩气层钻井碱敏性实验研究 [J].
何健 ;
康毅力 ;
刘大伟 ;
雷鸣 ;
疏壮志 .
天然气工业, 2005, (08) :6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