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法总则不宜全面规定人格权制度——兼论人格权独立成编

被引:44
作者
王利明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人格权; 人格利益; 民法典编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人格权与主体制度存在明显区别,其规定的具体性和民法总则规定的抽象性并不兼容,人格权的发展趋势也表明其无法为民法总则的规定涵盖,将人格权置于总则之中将影响人格权的充分保护和利用,人格权不应规定于总则中的主体制度,甚至不能全面规定于总则之中。人格权的独立成编不仅具有足够的理论支持和重大的实践意义,而且从民法典的体系结构来看,也完全符合民法典体系的发展规律,并将有利助推民法典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土地制度改革及其实施 [J].
刘守英 .
法商研究, 2014, 31 (02) :3-10
[2]   人格权法不能独立成编的五点理由 [J].
钟瑞栋 .
太平洋学报, 2008, (02) :47-51
[3]   人格权制度历史沿革考 [J].
徐国栋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8, (01) :3-12
[4]   论人格权在未来我国民法典中的地位 [J].
马海霞 .
天中学刊, 2004, (06) :31-33
[5]   人格权法的内部体系 [J].
张新宝 .
法学论坛, 2003, (06) :104-107
[6]   日本法律对商业形象权的保护 [J].
萩萩原·有里 .
知识产权, 2003, (05) :62-64
[7]   绝对权请求权抑或侵权责任方式 [J].
崔建远 .
法学, 2002, (11) :40-43
[8]   人格权法与中国民法典的制定 [J].
曹险峰 ;
田园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2, (03) :123-129
[9]  
针对大众媒体侵害人格权的保护[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考茨欧, 2012
[10]  
人权法学[M]. 中国方正出版社 , 杨成铭,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