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下中国公共治理中的网络话语表达

被引:16
作者
李玲
黄健荣
机构
[1]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网络话语表达; 公共治理; 公共领域; 协商共治; 公民参与; 社会资本; 网络暴力;
D O I
10.16501/j.cnki.50-1019/d.2010.04.025
中图分类号
C912.4 [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摘要
在转型期中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日益彰显其活力与公共治理不断深化的场域张力作用下,网络话语表达作为公民参与的重要方式,因其突出的即时快捷、平等开放、回应互动和海量信息等特点,对影响民情、舆情和政情产生了极大的作用,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网络话语表达主要是网络公共领域中公众对社会现实的褒贬臧否与建言献策,包含了公众之间、公众与公共部门及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多维度多层面的信息交流与互动,对于推进我国公共治理结构下多元主体协商共治,揭露和遏制官场贪腐及其他社会负面现象,促进经济社会良性运行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进一步从公共治理的层面探寻优化网络话语表达之路径与对策,具体而言,一要健全公共信息管理机制,促进网络信息畅通;二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网络主体的公共安全;三要促进公民参与,进一步推动网络话语表达;四要规范网络话语表达,构建和谐网络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网络表达的民主考量 [J].
陈伯礼 ;
徐信贵 .
现代法学, 2009, 31 (04) :156-166
[2]   论网络舆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 [J].
冯英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5 (04) :1-6
[3]  
The Good Citizen:A History of American CivicLife. Michael Schudson.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 2000
[4]  
论网络表达自由的限制与保障[D]. 薛京.中国政法大学 2007
[5]  
Making Democracy Work: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Robert Putna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1993
[6]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Jurgen Habermas. The MITPress . 1962
[7]  
The Medi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A Contribution for a Critical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Public Sphere. Hans Verstraeten.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