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坡面土壤侵蚀研究

被引:9
作者
赵西宁
吴普特
冯浩
王万忠
吴发启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坡面土壤侵蚀; 耕作措施; 侵蚀产沙量; BP神经网络;
D O I
10.16843/j.sswc.2004.03.008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基于坡面土壤侵蚀产沙的复杂非线性特性 ,引用 3层前馈型BP网络建模方法 ,对不同耕作措施坡面土壤侵蚀产沙进行模拟 ,模型输入层变量数为 5个 ,分别代表降雨强度、坡度、坡长、土壤前期含水率和土壤容重 ,输出层变量为次降雨土壤侵蚀产沙量 ,并利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所得到的不同耕作措施 (等高耕作、人工掏挖、人工锄耕和直线坡 )坡面土壤侵蚀产沙实测资料 ,对网络进行模拟训练和预测 ,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该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为复杂坡面土壤侵蚀规律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侵蚀产沙过程模型 [J].
蔡强国 ;
陆兆熊 ;
王贵平 .
地理学报, 1996, (02) :108-117
[2]   冬小麦田间墒情预报的BP神经网络模型 [J].
尚松浩 ;
毛晓敏 ;
雷志栋 ;
杨诗秀 .
水利学报, 2002, (04) :60-63+68
[3]   坡地土壤降雨入渗试验装置研究 [J].
袁建平 ;
蒋定生 ;
文妙霞 .
水土保持通报, 1999, (01) :3-5
[4]   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研究进展 [J].
郑粉莉 ;
刘峰 ;
杨勤科 ;
江忠善 .
水土保持通报, 2001, (06) :16-18+32
[5]   陡坡林地坡面保土作用的机理 [J].
王礼先,吴长文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4, (04) :1-7
[6]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空间变化定量研究 [J].
江忠善,王志强,刘志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6, (01) :1-9
[7]   流域年均含沙量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J].
彭清娥 ;
刘兴年 ;
曹叔尤 .
水利学报, 2000, (11) :79-83
[8]  
A neural network approach to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for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in a riverbasin. Wen C G,Lee C S.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 1998
[9]  
Rainfall forecasting in space and time using a neural network. French M N,Krajewski W F,Cuykendall R R. Journal of Hydrology . 1992
[10]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pproach to rainfall-runoff modeling. Dawson C W,Wilby R. Hydrological Sciences Journal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