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复合建模的方法及评价附视频

被引:30
作者
张军平 [1 ]
许颖智 [2 ]
李良军 [2 ]
李明 [2 ]
彭立 [2 ]
杨萃 [2 ]
周亚男 [2 ]
张光银 [2 ]
机构
[1]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 天津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模型,动物; 胎牛血清白蛋白; 球囊拉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复合因素制备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实验方法。方法完全随机方法将24只日本大耳白兔分为对照组(8只)和实验组(16只),对照组予普通饲料,实验组用大剂量高脂饲料饲喂加以注射胎牛血清白蛋白和球囊拉伤进行干预,饲养10周。测定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主动脉切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测量斑块面积占内膜的百分比及内膜厚度及内膜面积等。结果实验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主动脉斑块形成,有典型"纤维帽",斑块面积占内膜面积的53.6%±10.5%,相应的对照组未出现以上类似的变化。其主动脉弓、胸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的内膜厚度、内膜与中膜厚度比和内膜面积与内膜中膜面积的比值实验组都相应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用高脂饲料加以静脉注射胎牛血清白蛋白和球囊拉伤因素在短时间内可诱发兔动脉粥样硬化,此方法具有一定可行性,可控程度高、易重复。能够更好地模仿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不稳定斑块的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5+79 +7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家兔实验性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模型的建立 [J].
李秋梅 ;
王硕仁 ;
赵明镜 ;
高树彪 ;
戴欣 ;
吕希滢 ;
崔巍 ;
牛福玲 .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7, (04) :206-209+249
[2]   兔股动脉粥样硬化症改良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 [J].
黄成磊 ;
李天奇 ;
乔伟伟 ;
罗心平 ;
李剑 ;
倪唤春 ;
沈伟 ;
李宏治 ;
金波 ;
施海明 .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7, (01) :6-10
[3]   超声检查和血管造影对兔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模型的评价 [J].
于洁 ;
高传玉 ;
许文克 ;
张连仲 .
中国临床康复, 2006, (40) :51-53+193
[4]   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J].
何学令 ;
尹海林 .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 2006, (04) :41-44
[5]   球囊拉伤致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 [J].
陈文强 ;
张运 ;
季晓平 ;
张梅 ;
朱永锋 ;
殷乐 ;
姚桂华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4, (02) :151-154
[6]   免疫性血管炎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J].
康闽 ;
韦卫中 ;
王宏伟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3, (03) :166-168
[7]  
心血管药理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陈修等主编, 2002
[8]  
Atherosclerosis 2005: Recent Discoveries and Novel Hypotheses[J] . Pascal J. Goldschmidt-Clermont,Mark A. Creager,Douglas W. Lorsordo,Gregory K.W. Lam,Momtaz Wassef,Victor J. Dzau.Circulation . 2005 (21)
[9]  
Atherosclerosis: from lesion formation to plaque activation and endothelial dysfunction[J] . John F. Keaney.Molecular Aspects of Medicine . 200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