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羊河上游甘肃臭草型退化草地植被恢复过程

被引:16
作者
赵成章 [1 ]
龙瑞军 [2 ]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兰州大学青藏高原草地与牦牛研究中心,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关键词
石羊河; 甘肃臭草; 退化草地; 植被群落; 恢复过程;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8.03.021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研究了化学除莠+适度放牧条件下,祁连山北坡甘肃臭草(Melica przewalskyi)草地群落的植被恢复过程。结果表明,使用专用除草剂杀灭甘肃臭草后,恢复草地在2000~2006年经历了甘肃臭草优势阶段、冷蒿+甘肃臭草阶段、冷蒿+阿尔泰针茅阶段、阿尔泰针茅+杂类草阶段等4个演替阶段。2006年草地群落的植物种数比对照草地增加4~7种,盖度和密度接近或高于对照草地,甘肃臭草由优势种变为伴生种,阿尔泰针茅(Stipa. krylovii)成为优势种。与对照草地相比地下总根量减少9.06%,活根量提高3.5%,并且表现出深层化分布趋势,0~50cm土层的含水量提高7.2%。经过7a的恢复演替,草地群落的稳定性增加,但是,草地的地上生物量仍然较低,杂类草所占比例较大,尚未达到成熟群落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286 / 29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我国北方沙区退化植被的恢复机理 [J].
赵哈林 ;
苏永中 ;
周瑞莲 .
中国沙漠, 2006, (03) :323-328
[2]   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关系的光竞争研究 [J].
邱波 ;
杜国祯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9) :1646-1650
[3]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恢复生态学 [J].
任海 ;
彭少麟 ;
陆宏芳 .
生态学报, 2004, (08) :1760-1768
[4]   毒杂草型退化草地植被群落特征的研究 [J].
赵成章 ;
樊胜岳 ;
殷翠琴 ;
贺学斌 .
中国沙漠, 2004, (04) :129-134
[5]   祁连山区天然草原退化原因分析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J].
赵成章 ;
樊胜岳 ;
殷翠琴 .
中国沙漠, 2004, (02) :95-98
[6]   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系列上群落演替与物种多样性的恢复动态 [J].
张继义 ;
赵哈林 ;
张铜会 ;
赵学勇 .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1) :86-92
[7]   山东臭草属植物的染色体研究附视频 [J].
杨德奎 ;
杨美娟 ;
王淑云 .
山东科学, 2004, (01) :26-29
[8]   不同放牧率对内蒙古冷蒿草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J].
汪诗平 ;
李永宏 ;
王艳芬 ;
陈佐忠 .
植物学报, 2001, (01) :89-96
[9]   羊草+大针茅草原群落退化演替机理的研究 [J].
王炜 ;
梁存柱 ;
刘钟龄 ;
郝敦元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4) :468-472
[10]   无声的危机——荒漠化与草原退化 [J].
张自和 .
草业科学 , 2000, (02)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