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脑梗塞大鼠缺血半影区星形胶质细胞形态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宿宝贵 [1 ]
郑发武 [2 ]
吕来清 [1 ]
郝木峰 [1 ]
机构
[1] 暨南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2] 广东省中山市三乡医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电针; 脑缺血; 星形细胞;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5.97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梗塞大鼠缺血半影区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学的影响,为探讨针刺治病疗效和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脑梗塞动物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阳性细胞,对比观察电针对模型大鼠脑皮质缺血半影区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影响。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电针对脑梗塞缺血半影区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细胞面积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频率5-10 Hz和强度2 mA的电针穴位刺激没有影响缺血半影区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但是对GFAP的表达有上调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964 / 196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去甲肾上腺素/烧伤血清诱导大鼠神经胶质细胞VEGF基因表达
    王艺明
    杨宗城
    刘兴德
    [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6, (05) : 977 - 981
  • [2] 电针刺激“曲池”和“足三里”对大鼠脑梗死影响的形态学观察
    宿宝贵
    潘三强
    吕来清
    郑发武
    唐福星
    刘斯润
    [J]. 解剖学报, 2005, (04) : 403 - 406
  • [3] 电针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骆明军
    程玲
    刘胜洪
    徐丽
    [J]. 中国针灸, 2004, (05) : 57 - 59
  • [4] 针灸治疗脑梗塞近况
    陈玉其
    [J]. 针灸临床杂志, 2003, (12) : 48 - 49
  • [5] 神经解剖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朱长庚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