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东类乌齐地区花岗质片麻岩锆石Cameca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13
作者
曾庆高 [1 ,2 ]
王保弟 [2 ,3 ]
强巴扎西 [2 ]
尼玛次仁 [2 ,4 ]
李虎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西藏地勘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3]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4]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锆石CamecaU-Pb年龄; 花岗质片麻岩; 澜沧江结合带; 类乌齐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P597.3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070902 ;
摘要
西藏东部类乌齐一带吉塘岩群中新识别出一套花岗质片麻岩。花岗质片麻岩中锆石Th/U比值较高(Th/U>0.49),阴极发光图像显示锆石内部韵律环带明显,具典型岩浆锆石成因的特征。Cameca锆石U-Pb同位素加权平均年龄为282.1Ma±0.9Ma,表明花岗岩岩体形成于早二叠世,暗示澜沧江结合带在早二叠世存在岩浆增生事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123 / 11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认识青藏高原的重要窗口──羌塘地区近年来研究进展评述(代序) [J].
李才 ;
翟刚毅 ;
王立全 ;
尹福光 ;
毛晓长 .
地质通报, 2009, 28 (09) :1169-1177
[2]   藏东类乌齐一带吉塘岩群时代讨论及初步认识 [J].
李才 ;
谢尧武 ;
董永胜 ;
强巴扎西 ;
蒋光武 .
地质通报, 2009, 28 (09) :1178-1180
[3]   青藏高原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研究二十年 [J].
李才 .
地质论评, 2008, (01) :105-119
[4]   青海南部杂多地区超镁铁质—镁铁质岩石的特征及Ar-Ar定年 [J].
王毅智 ;
祁生胜 ;
安守文 ;
许长青 .
地质通报, 2007, (06) :668-674
[5]   青藏高原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闭合的年代学证据——来自果干加年山蛇绿岩与流纹岩Ar-Ar和SHRIMP年龄制约 [J].
李才 ;
翟庆国 ;
陈文 ;
董永胜 ;
于介江 .
岩石学报, 2007, (05) :911-918
[6]   西藏羌塘中部角木日地区二叠纪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
翟庆国 ;
李才 ;
黄小鹏 .
地质通报, 2006, (12) :1419-1427
[7]   冈底斯带桑巴区早白垩世后碰撞花岗岩类的确定及构造意义 [J].
和钟铧 ;
杨德明 ;
王天武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6, (03) :185-193
[8]  
Discovery of eclogite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Qiangtang area, central Tibet[J]. LI Cai1, ZHAI Qingguo2, DONG Yongsheng1 & HUANG Xiaopeng11. 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61, China;2.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 jing 100037, 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6(09)
[9]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榴辉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J].
李才 ;
翟庆国 ;
董永胜 ;
黄小鹏 .
科学通报, 2006, (01) :70-74
[10]   西藏羌塘角木日地区二叠纪蛇绿岩的地质特征及意义 [J].
翟庆国 ;
李才 ;
程立人 ;
张以春 .
地质通报, 2004, (12) :1228-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