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地区籽粒机收玉米育种探讨

被引:14
作者
郭庆辰 [1 ]
白光红 [2 ]
刘洪泉 [1 ]
吴鹏昊 [2 ]
窦秉德 [3 ]
机构
[1] 山东隆平华研种业有限公司
[2]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3] 陕西省科学院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平台(酶研所)
关键词
粒收玉米; 脱水性; 抗倒性; 抗青枯病;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实现玉米机收籽粒,解放农村劳动力,推动农业现代化,一系列籽粒机收玉米新品种被成功选出。通过测试分析其籽粒水分含量,结合这些品种在黄淮海地区、关中平原乃至新疆高产实践中的表现发现,品种明显早熟,为籽粒充分脱水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苞叶较少,穗轴较细,籽粒穗上着生较松、易脱粒,脱水速度较快,满足机收条件;品种抗倒伏倒折、抗病尤其抗青枯;株型紧凑、叶间距大、上部叶片渐小、雄穗分枝少、群体通透性强,表现高产稳产。分析认为引入欧系材料,并采用美系×欧系的杂优组配模式,可能是品种多抗高产且可籽粒机收的遗传生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玉米籽粒自然脱水速率研究进展 [J].
李淑芳 ;
张春宵 ;
路明 ;
刘文国 ;
李晓辉 .
分子植物育种, 2014, 12 (04) :825-829
[2]   机械化收获玉米籽粒的思考 [J].
张玉芬 .
农业与技术, 2013, 33 (10) :57-57
[3]   2002—2009年东北早熟春玉米生育期及产量变化 [J].
王玉莹 ;
张正斌 ;
杨引福 ;
王敏 ;
赵久然 ;
杨国航 .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45 (24) :4959-4966
[4]   美国玉米生产关键技术与中国现代玉米生产发展的思考——赴美国考察报告 [J].
赵明 ;
李少昆 ;
董树亭 ;
张东兴 ;
王璞 ;
薛吉全 ;
高聚林 ;
孙士明 ;
张吉旺 ;
刘鹏 ;
刘永红 ;
王永军 .
作物杂志, 2011, (02) :1-3
[5]   玉米杂交种先玉335有关性状的理论探讨 [J].
张欣 ;
王占森 ;
董君霞 ;
董福增 ;
苏郡 ;
庞慧军 ;
张旭 .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16) :95-98
[6]   玉米青枯病研究进展 [J].
胡梅 ;
陈根强 ;
侯军 ;
林晓民 ;
李洪连 .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08) :8-11
[7]   国内外玉米动态及展望 [J].
赵久然 ;
王荣焕 ;
史洁慧 ;
王晓辉 .
作物杂志, 2008, (05) :5-9
[8]   黄淮海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J].
刘秋芳 ;
吴峥嵘 ;
任淑娟 ;
范莉莉 .
种业导刊, 2008, (06) :17-18
[9]   黄淮海夏玉米区玉米育种现状及创新 [J].
郭庆法 ;
高新学 ;
刘强 ;
刘铁山 ;
张成华 ;
董瑞 ;
叶金才 .
玉米科学 , 2007, (06) :1-4
[10]   郑单958带给我们的创新思路和发展机遇 [J].
张世煌 .
玉米科学, 2006, (06)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