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09年东北早熟春玉米生育期及产量变化

被引:26
作者
王玉莹 [1 ,2 ]
张正斌 [2 ]
杨引福 [1 ]
王敏 [1 ,2 ]
赵久然 [3 ]
杨国航 [3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3]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关键词
气候变暖; 东北地区; 春玉米; 生育期;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东北春玉米生育期及产量的变化趋势,为品种栽培和育种目标方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2—2009年国家东北早熟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对照品种生育期、产量和气候资料等相关数据,分析气候变暖对东北早熟春玉米生产及育种的影响。【结果】对照品种的生育期、营养生长期、花粒期与相应期间的活动积温呈较强的正相关,随着活动积温的增加,生育期和花粒期均有延长的趋势。对照品种产量和年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r=0.647*,Sig.=0.041,α=0.05)。随着年平均气温的增加,对照品种产量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同时,随着生产水平、栽培方式等因素的变化,东北玉米种植密度呈增加趋势。【结论】气候变暖显著影响中国东北早熟春玉米的生育期、产量、生产栽培和育种。选育总生育期长、营养生长期短但生殖生长期长,耐密植的高产品种是东北春玉米适应气候变暖的育种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4959 / 496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 [1] 未来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玉米单产影响的模拟研究
    米娜
    张玉书
    蔡福
    纪瑞鹏
    张淑杰
    于慧波
    于秀捷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2, (08) : 117 - 123
  • [2] 玉米论略
    韩长赋
    [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2, (08) : 4 - 7
  • [3] 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玉米生产的影响
    纪瑞鹏
    张玉书
    姜丽霞
    张淑杰
    冯锐
    陈鹏狮
    武晋雯
    米娜
    [J]. 地理研究, 2012, 31 (02) : 290 - 298
  • [4] 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三省主要作物典型物候期变化趋势分析
    李正国
    杨鹏
    唐华俊
    吴文斌
    陈仲新
    周清波
    邹金秋
    张莉
    [J].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 (20) : 4180 - 4189
  • [5] 世界玉米市场供求分析
    杨子刚
    郭庆海
    [J]. 农业经济, 2011, (06) : 80 - 82
  • [6] 温度变化对东北春玉米生长发育速率的影响
    王琪
    马树庆
    郭建平
    张铁林
    于海
    徐丽萍
    [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 (07) : 46 - 48
  • [7] 中国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状况报告(Ⅰ)
    王述民
    李立会
    黎裕
    卢新雄
    杨庆文
    曹永生
    张宗文
    高卫东
    邱丽娟
    万建民
    刘旭
    [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1, 12 (01) : 1 - 12
  • [8] 国家玉米品种试验中对照品种更迭与发展
    杨国航
    唐世伟
    季广德
    孙世贤
    [J]. 玉米科学, 2010, 18 (04) : 49 - 51+57
  • [9]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Ⅳ.未来气候变暖对东北三省春玉米种植北界的可能影响
    刘志娟
    杨晓光
    王文峰
    赵俊芳
    张海林
    陈阜
    [J]. 中国农业科学 , 2010, (11) : 2280 - 2291
  • [10]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
    李祎君
    王春乙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 6 (02) : 123 -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