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同补性教育

被引:10
作者
周鸿
机构
[1] 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市
关键词
人文; 科学; 同补性; 教育;
D O I
10.13718/j.cnki.xdsk.2003.03.014
中图分类号
G40-012 [全面发展教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长期封建社会中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儒家学说不包含人文主义精神 ,加之排斥科学技术 ,致使中国教育至今留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严重不足的痕迹。虽然在中国近现代化进程中引进了科学教育 ,但受“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思想影响 ,强化了科学教育的工具主义倾向 ,分离和削弱了科学教育中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 ,必须在我们的教育中充分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同一而同补 ,发展教学工具的合理性 ,淡化工具主义倾向 ,加强人文主义导向 ,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人。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课程建设的双重任务 [J].
丛立新 .
教育研究, 2002, (07) :18-22
[2]   论反思性教学 [J].
熊川武 .
教育研究, 2002, (07) :12-17+27
[3]   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伦理责任 [J].
曹南燕 .
哲学研究, 2000, (01) :45-51
[4]   社会科学的性质及其与人文科学的关系 [J].
朱红文 .
哲学研究, 1998, (12) :29-36
[5]   人文选修课的教育功能与特征 [J].
金兼斌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94, (01) :58-62
[6]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 中央文献出版社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2002
[7]  
外国教育家评传[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赵祥麟主编, 1992
[8]  
小的是美好的[M]. 商务印书馆[英]舒马赫(E·F·Schumacher) 著, 1984
[9]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大力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江泽民. 中国教育报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