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热载体快速热解粉煤提油中试研究

被引:17
作者
吕清刚 [1 ]
于旷世 [1 ,2 ]
朱治平 [1 ]
孟广军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固体热载体; 快速热解; 神木烟煤; 循环流化床;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2.09.006
中图分类号
TQ530.2 [煤的热解与转化];
学科分类号
0817 ;
摘要
在设计处理能力为10 t/h的固体热载体快速热解粉煤提油半工业试验装置上,以神木烟煤为试验用煤,考察装置的运行特性、热解特性和产物分布等。结果表明:热解煤气中H2和CH4含量较高,低位热值可达到11~15 MJ/m3。对焦油的馏程分析表明:水上油中低于350℃的馏分质量分数达到47.00%,获得的半焦挥发分质量分数低,固定碳质量分数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591 / 159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75t/h循环流化床多联产装置试验研究 [J].
方梦祥 ;
岑建孟 ;
石振晶 ;
王勤辉 ;
骆仲泱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0, 30 (29) :9-15
[2]   双流化床中煤的热解特性试验研究 [J].
吕清刚 ;
刘琦 ;
那永洁 ;
赵科 ;
贺军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0, 30 (08) :15-19
[3]   煤焦与水蒸气及CO共气化反应性研究 [J].
徐春霞 ;
徐振刚 ;
步学朋 ;
董卫果 ;
文芳 ;
边文 .
煤炭学报, 2009, 34 (07) :952-956
[4]   双流化床煤气化试验研究 [J].
吕清刚 ;
刘琦 ;
范晓旭 ;
宋国良 ;
那永洁 ;
贺军 .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8, (08) :1435-1439
[5]   热解条件对煤焦比表面积及孔隙分布的影响 [J].
王明敏 ;
张建胜 ;
张守玉 ;
吴晋沪 ;
岳光溪 .
煤炭学报, 2008, (01) :76-79
[6]  
Experimental Study on Coal Multi-generation in Dual Fluidized Beds[J]. Fan Xiaoxu~(1,2) Lu Qinggang~1 Na Yongjie~1 Liu Qi~(1,2)1.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80 China2.G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80 China.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2007(03)
[7]   快速热解褐煤焦的比表面积及孔隙结构 [J].
刘辉 ;
吴少华 ;
孙锐 ;
徐睿 ;
邱朋华 ;
李可夫 ;
秦裕琨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12) :86-90
[8]   12兆瓦热电气多联产装置的开发 [J].
王勤辉 ;
骆仲泱 ;
方梦祥 ;
倪明江 ;
岑可法 .
燃料化学学报, 2002, (02) :141-146
[9]   褐煤固体热载体干馏新技术工业性试验 [J].
郭树才,罗长齐,张代佳,韩壮 ;
刘恒韫,康锡志,于兴国,胡贵河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995, (01) :46-50
[10]   低温热解煤焦油产率、组成性质与热解温度的关系 [J].
何国锋,戴和武,金嘉璐,杜铭华 .
煤炭学报, 1994, (06) :591-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