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当代民族志方法论——对J.克利福德质疑民族志可行性的质疑
被引:30
作者
:
蔡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蔡华
机构
:
[1]
北京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来源
:
民族研究
|
2014年
/ 03期
关键词
:
当代民族志方法论;
科学民族志;
信仰主义;
制度;
行为;
素描法;
主观性;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C912.4 [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
学科分类号
:
030303 ;
摘要
:
20世纪60—80年代是美国人类学界向解读人类学转折的时期。克利福德"论民族志的权威性——作为文学文本的人类学游记"作为该时期的一篇代表性文献,从西方文化的"主体/主观性"出发,通过演绎推理,对"民族志者是否能够认识异文化?"做出了否定的回答。作为汉文化(非西方文化)背景的民族志学者,作者依据亲历的田野案例,从实践和知识论两个维度与克利福德的有关见解展开对话,以期推进当代科学民族志方法论的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63+124 +124-125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信仰主义之前的几种竞争性理论——再论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实体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蔡华
[J].
学术研究,
2012,
(07)
: 1
-
6+159
[2]
人类学怎样理解“父亲”——再论“无父无夫的社会”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蔡华
[J].
世界民族,
2011,
(01)
: 40
-
47
[3]
人思之人.[M].蔡华; 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
1
→
共 3 条
[1]
信仰主义之前的几种竞争性理论——再论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实体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蔡华
[J].
学术研究,
2012,
(07)
: 1
-
6+159
[2]
人类学怎样理解“父亲”——再论“无父无夫的社会”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蔡华
[J].
世界民族,
2011,
(01)
: 40
-
47
[3]
人思之人.[M].蔡华; 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