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一次局地大暴雨的中尺度环流特征分析

被引:5
作者
李斌 [1 ,2 ]
孙即霖 [1 ]
杨晓霞 [3 ]
杨凡 [2 ]
孙桂平 [2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
[2] 青岛市气象局
[3] 山东省气象局
关键词
海风中尺度锋; 低空急流; 局地大暴雨; 海风环流模型;
D O I
10.16441/j.cnki.hdxb.2009.06.004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多普勒雷达、地面自动站、垂直风廓线及GPS水汽分布等多种新型探测资料,对2008年8月14日下午,奥帆赛期间发生在青岛地区的局地大暴雨天气的影响系统和中尺度强降雨形成的动力机理进行了综合分析,并通过0.5 kmWRF模式的数值模拟给出了有地形阻挡情况下海风环流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副高减弱东撤和弱冷空气南下在中低空形成闭合低涡是造成这次过程的主要天气尺度影响系统。海风中尺度辐合带上有风向切变辐合、大暴雨中心有明显的雷暴高压等中尺度天气系统。海风锋区辐合扰动向上传播,引发边界层扰动,是青岛局地大暴雨形成的主要抬升因素,而来自东南海洋上的暖湿平流为大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能量。海风锋区辐合带上触发的强对流是大暴雨形成的直接原因;来自于海上的低空急流带来的大量水汽对强降雨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海风在深入陆地后所发生的辐合和上升运动,对造成海风所触发的局地大暴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171 / 118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北京2006年夏季接连两场暴雨的观测对比分析 [J].
赵玮 ;
王建捷 .
气象, 2008, (08) :3-14+129
[2]   边界层风廓线雷达资料在北京夏季强降水天气分析中的应用 [J].
古红萍 ;
马舒庆 ;
王迎春 ;
李炬 ;
曹晓彦 .
气象科技, 2008, (03) :300-304+385
[3]   0679香山局地大暴雨的中小尺度天气分析 [J].
郭虎 ;
段丽 ;
杨波 ;
卞素芬 ;
李靖 .
应用气象学报, 2008, (03) :265-275
[4]   2006年8月青岛国际帆船赛期间海陆风特征及三维结构分析 [J].
盛春岩 ;
王建林 ;
刁秀广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609-614
[5]   一次系列下击暴流事件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分析 [J].
俞小鼎 ;
张爱民 ;
郑媛媛 ;
方翀 ;
朱红芳 ;
吴林林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4) :385-393
[6]   2003年6月30日梅雨锋大暴雨β和γ中尺度结构的双多普勒雷达反演 [J].
周海光 ;
王玉彬 .
气象学报, 2005, (03) :301-312
[7]   山东省春季大暴雨天气的形成机制个例分析 [J].
杨晓霞 ;
赵宇 ;
高留喜 .
气象科技, 2005, (01) :45-49+67
[8]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 气象出版社 , 朱乾根等编著, 1992
[9]  
山东天气分析与预报[M]. 气象出版社 , 曹钢锋等编著, 1988
[10]  
中国之暴雨[M]. 科学出版社 , 陶诗言 著,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