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来中国极地大气科学研究进展

被引:24
作者
陆龙骅
卞林根
效存德
武炳义
逯昌贵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北极; 南极; 大气科学; 全球变化; 气候系统; 考察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是地球上的 3大气候敏感地区 ,是多个国际计划研究全球变化的关键地区。中国的南极和北极实地考察研究 ,分别始于 2 0世纪 80和 90年代 ,起步较晚 ,但近 2 0余年来有较大的进展。极地大气科学考察与研究是极地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讫今为止 ,中国已组织了 2 0次南极考察和 3次北极考察 ,建立了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和北极黄河站等 3个常年科学考察站 ;进行了常规地面气象、Brewer大气臭氧、近地面物理、高层大气物理、冰雪和大气化学等观测 ,获得了较为系统的极地大气科学第一手资料 ;开展了有关极地与全球变化的研究 ,取得了新的进展。南极地区大气温度、臭氧和海冰的气候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多样的。南极地区的增暖主要发生在南极半岛地区 ,在南极大陆主体并不明显 ,近 10余年来还有降温趋势。中国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的观测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点。此外 ,还揭示了南极半岛西侧和罗斯海外围的海冰变化具有“翘翘板”特征 ,由此定义的南极涛动指数可用来讨论南极海冰状况和海冰关键区的活动 ;用实地考察资料研究了极地不同下垫面的近地面物理和海 -冰 -气相互作用特征 ,给出了边界层特征参数 ;讨论了极地天气气候和大气环境特征及其对东亚大气环流和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 ;利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72 / 691+717 +717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97 条
[41]   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辐射特征的研究 [J].
卞林根 ;
陆龙骅 ;
逯昌贵 ;
薛正夫 ;
贾朋群 ;
王勇 .
应用气象学报, 1998, (02) :33-41
[42]   南极中山站数字式电离层测高仪的初步观测结果 [J].
刘瑞源 ;
钱嵩林 ;
贺龙松 .
地球物理学进展, 1997, (04) :109-118
[43]   南极臭氧的短期气候变化特征 [J].
陆龙骅 ;
卞林根 ;
贾朋群 .
应用气象学报, 1997, (04) :18-28
[44]  
南极南大洋天气气候研究译文集[M]. - 海洋出版社 ,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译, 1987
[45]  
南极维斯特福尔德丘陵区晚第四纪地质和地貌研究[M]. - 科学出版社 , 张青松主编, 1985
[46]  
冰川学研究[M]. - 科学出版社 , 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编著, 1988
[47]   南极冰盖极昼期间近地面湍流特征的实验观测 [J].
卞林根 ;
陆龙骅 ;
贾朋群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5) :469-474
[48]   南极中山站NO2的观测及平流层NO2与O3的关系分析 [J].
郭松 ;
周秀骥 ;
陆龙骅 ;
郑向东 ;
高学杰 .
极地研究, 1997, (03) :3-8
[49]   极光全天空视频图像分析系统 [J].
杨惠根 ;
刘瑞源 ;
黄德宏 ;
菊池雅行 ;
佐藤夏雄 ;
小野高幸 ;
港屋浩一 ;
田玮 .
地球物理学报, 1997, (05) :606-615
[50]   南极地区温度、海冰和臭氧的变化特征 [J].
周秀骥 ;
陆龙骅 ;
卞林根 ;
贾朋群 ;
张正秋 .
自然科学进展, 1997, (04) :7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