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非光滑汽车表面的减阻分析

被引:16
作者
谌可
王耘
曹开元
宋小文
机构
[1] 浙江大学
关键词
非光滑; 汽车; 减阻; 空气阻力系数; 正交试验; CFD;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461.1 [汽车动力学及汽车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0204 ; 082304 ;
摘要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将非光滑表面应用于汽车。通过仿真实验研究非光滑车身表面气动减阻的可行性,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通过计算汽车的空气阻力系数来分析非光滑单元体的形状、大小,以及分布位置和排列方式对减阻性能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得到了合理且能够减阻的汽车仿生非光滑表面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1001 / 100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Riblet Controlled Spatial Transition in a Zero-Pressure-Gradient Boundary Layer [J].
Klumpp, Stephan ;
Meinke, Matthias ;
Schroeder, Wolfgang .
FLOW TURBULENCE AND COMBUSTION, 2010, 85 (01) :57-71
[2]   Experiments with three-dimensional riblets as an idealized model of shark skin [J].
Bechert, DW ;
Bruse, M ;
Hage, W .
EXPERIMENTS IN FLUIDS, 2000, 28 (05) :403-412
[3]  
汽车空气动力学.[M].傅立敏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  
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M].王福军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  
虚拟设计.[M].陈定方;罗亚波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6]  
汽车空气动力学数值计算.[M].傅立敏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7]  
正交与均匀试验设计.[M].方开泰;马长兴著;.科学出版社.2001,
[8]  
汽车理论.[M].余志生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
[9]   仿生非光滑凹坑表面模型建立及仿真研究 [J].
王再宙 ;
张春香 ;
郑淑芝 ;
王忠良 .
机床与液压, 2011, 39 (01) :92-94+97
[10]   沟槽面减阻效果影响因素及减阻机理的分析(英文) [J].
刘志华 ;
董文才 ;
熊鹰 ;
夏飞 .
船舶力学, 2007, (06) :82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