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化、国际合作与国际规范的动态发展

被引:27
作者
潘亚玲
机构
[1]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关键词
安全化; 国际合作; 国际规范; 安全化他者;
D O I
10.13569/j.cnki.far.2008.03.007
中图分类号
D815 [国际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全球权势转移的加速,全球治理及相应的国际机制、国际规范日益成为竞争重点。以安全化促成国际合作并导致国际规范的动态发展应得到更为深入的理论探讨。安全化得以成功需要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安全化主体从因果、时间、道德三个层面上合乎逻辑地将威胁代理描述为"存在性威胁";二是安全化听众需要在聚焦事件和媒体宣传的帮助下接受这一安全化说辞。成功的安全化在指涉对象为国际社会且威胁代理为非国家行为体时更易达成国际合作,促进国际规范的动态发展,但其中却也蕴含着重大的安全化他者的风险。对中国而言,如何把握参与国际合作乃至国际规范的创建、维护和/或更改时的主动权,安全化与国际合作、国际规范的动态发展的关系可提供重要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9+5 +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国际规范的生命周期与安全化理论——以艾滋病被安全化为国际威胁为例 [J].
潘亚玲 .
欧洲研究, 2007, (04) :68-82+159
[2]   “9·11”后布什政府对“敌人”的建构 [J].
潘亚玲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7, (01) :94-101
[3]   安全——一项概念史的研究 [J].
任晓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6, (05) :36-45
[4]   美国权势的变迁 [J].
时殷弘 .
现代国际关系, 2006, (09) :26-28
[5]   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辨析 [J].
潘亚玲 .
欧洲研究, 2006, (04) :84-99+159
[6]   “文明标准”的回归与西方道德霸权 [J].
潘亚玲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6, (03) :39-45+5
[7]   “失败国家”问题与国际秩序 [J].
韦宗友 .
现代国际关系, 2005, (03) :14-19+7
[8]   人类安全观:内涵及国际政治意义 [J].
张春 .
现代国际关系, 2004, (04) :12-16
[9]  
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彼得·卡赞斯坦(PeterJ.Katzenstein),(美)罗伯特·基欧汉(RobertO.Keohane),(美)斯蒂芬·克拉斯纳(StephenD.Krasner)编, 2006
[10]  
我们是谁[M]. 新华出版社 , (美)塞缪尔·亨廷顿(SamuelP.Huntington)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