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丘陵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41
作者
詹存
梁川
赵璐
机构
[1] 四川大学水力学及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干旱; 降水; 小波变换; 标准降水指数; 川中丘陵区; 时空变化; 成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23 [旱灾];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为了减轻季节性干旱对四川省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根据川中丘陵区8个气象站点1960-2011年的月降雨资料,基于标准降水指数(SPI)研究了该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干旱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对川中丘陵区影响较大的中旱、重旱及极旱主要集中在冬季和春季;近52 a来区内各站点的SPI值在9-11月呈下降趋势,宜宾在8-9月的SPI值显著下降(α=0.05);区内四季SPI值的Hurst指数几乎都大于0.5,SPI值有很好的持续性;6月尺度(冬、春季)的SPI值显示出了5、11和28 a的周期,其中11 a的周期震荡最强,为第1周期。同时,一年四季中不同干旱等级的干旱频率也在不同地域上显示出了差异性。通过对月尺度SPI值和影响干旱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SPI与降水集中程度、日照时数呈极显著负相关(α=0.01),是影响川中丘陵区干旱的主要因素。该研究为四川省的防旱减灾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0+301 +30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2009年秋至2010年春西南地区干旱事件水汽特征模拟 [J].
王举 ;
刘绪臣 ;
毛志春 .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14 (01) :112-118
[2]   2010年秋、冬季节华北持续性干旱的气候成因分析 [J].
沈晓琳 ;
祝从文 ;
李明 .
大气科学 , 2012, (06) :1123-1134
[3]   基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西南地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J].
王明田 ;
王翔 ;
黄晚华 ;
张玉芳 ;
马均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9) :85-92+295
[4]   1971-2009年内江地区的旱涝特征分析 [J].
周丽 ;
谢贤健 ;
王芳 ;
刘术良 ;
范志华 .
贵州农业科学, 2012, 40 (08) :110-113
[5]   2009年秋至2010年春我国西南地区严重干旱的成因分析 [J].
黄荣辉 ;
刘永 ;
王林 ;
王磊 .
大气科学, 2012, 36 (03) :443-457
[6]   基于降水距平的黄淮平原夏玉米干旱评估指标研究 [J].
李树岩 ;
刘荣花 ;
马志红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2, (03) :252-256
[7]   基于Z指数和SPI指数的钱塘江流域干旱时空分析 [J].
林盛吉 ;
许月萍 ;
田烨 ;
楼章华 .
水力发电学报, 2012, 31 (02) :20-26
[8]   澜沧江流域干旱变化的时空特征 [J].
李斌 ;
李丽娟 ;
李海滨 ;
梁丽乔 ;
李九一 ;
柳玉梅 ;
曾宏伟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5) :87-92+393
[9]   丘陵山区小型农业蓄水工程研究 [J].
刘涓 ;
尚慧 ;
魏朝富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0, 21 (05) :133-136
[10]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中国南方季节性干旱近58a演变特征 [J].
黄晚华 ;
杨晓光 ;
李茂松 ;
张晓煜 ;
王明田 ;
代姝玮 ;
马洁华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7) :5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