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本体名词

被引:6
作者
姚振武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本体名词; 句子; 动词的“价”; 谓词性成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46 [近代、现代语法];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本体名词就是代表现实世界本体范畴的名词。文章研究本体名词的性质及其在句子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1.本体名词是句子的灵魂。任何一句语义完整的话,其中都有本体名词起主导作用。该本体名词或直接出现,或至少可以明确推知。2.动词的“价”,实际上就是动词所能联系的本体名词的数目。工具格,当它由本体名词充任时,是句法结构中的核心格,否则就不是。处所格,由于不可能是本体名词,所以也就不可能成为句法结构中的核心格。3.谓词性成分既可以指称本体名词,也可以指称附属名词,但当它指称附属名词时,该附属名词所依附的本体名词必须出现,或至少可以明确推知。
引用
收藏
页码:3 / 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 [J].
沈家煊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 (04) :268-275+320
[2]   汉语谓词性成分名词化的原因及规律 [J].
姚振武 .
中国语文, 1996, (01) :31-39
[3]   关于自指和转指 [J].
姚振武 .
古汉语研究, 1994, (03) :10-15
[4]   句法的象似性问题 [J].
沈家煊 .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3, (01) :2-8+80
[6]  
汉语语法问题.[M].张静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7]  
亚里士多德范畴学说简论.[M].杨寿堪 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8]  
语法讲义.[M].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1982,
[9]  
形式逻辑原理.[M].诸葛殷同等 著.人民出版社.1982,
[10]  
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M].汪子嵩著;.三联书店.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