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太阳能热化学的分布式供能系统热力学性能及碳排放分析

被引:10
作者
刘泰秀 [1 ,2 ]
刘启斌 [1 ,2 ]
隋军 [1 ,2 ]
张铁寅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达华工程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太阳能热化学; 分布式供能系统; 甲醇分解; 碳排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K519 [太阳能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布式供能系统临近用户,具有灵活消纳可再生能源的优势。集成太阳能与清洁燃料互补的分布式供能系统,旨在实现太阳能与燃料的高效互补利用。提出了基于太阳能热化学的分布式供能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太阳能热化学转化与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将太阳能与甲醇以热化学的形式进行源头互补,把太阳能转化为合成气燃料化学能,进而通过内燃机发电机组和余热回收单元输出冷、热、电产品,以满足用户的负荷需求。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对所集成的系统开展了热力学性能及CO2排放性能分析,研究了设计工况及变工况下运行性能,结果表明所集成的太阳能与燃料热化学互补供能系统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212 / 21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城市水光互补分布式能源的优化配置研究
    蒋瓅
    许鸣珠
    周雅娣
    [J]. 华电技术, 2020, 42 (02) : 58 - 62+75
  • [2] 考虑园区能源互联网接入及其需求响应的配电网规划方法
    陈永进
    [J]. 广东电力, 2019, 32 (10) : 45 - 52
  • [3] 聚光太阳能集热场先进技术综述
    佟锴
    杨立军
    宋记锋
    杜小泽
    杨勇平
    [J]. 发电技术, 2019, 40 (05) : 413 - 425
  • [4] 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设计及优化
    叶琪超
    楼可炜
    张宝
    白洪宸
    [J]. 浙江电力, 2018, 37 (07) : 5 - 12
  • [5] 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综合效益评估与激励机制
    邓忻依
    艾欣
    [J]. 发电技术, 2018, 39 (01) : 30 - 36
  • [6] 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设计
    唐艳梅
    闫华光
    朱彬若
    何桂雄
    张弓
    文伟东
    [J].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8, 34 (02) : 30 - 35+42
  • [7] 优先利用分布式能源及工业余热的多能互补供热模式
    张书华
    付林
    [J]. 分布式能源, 2018, 3 (01) : 64 - 68
  • [8] GB/T 33757.1-2017. 分布式冷热电能源系统的节能率 第1部分:化石能源驱动系统[S]. 2017
  • [9] A new solar hybrid clean fuel-fired 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 with solar thermochemical conversion[J] . Taixiu Liu,Qibin Liu,Jing Lei,Jun Sui.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 2019
  • [10] A solar methane reforming reactor design with enhanced efficiency[J] . Jian Jin,Xin Wei,Mingkai Liu,Yuhang Yu,Wenjia Li,Hui Kong,Yong Hao. Applied Energy .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