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 条
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降雨产流产沙特征
被引:13
作者:
王涵
[1
]
刘琦
[1
,2
]
任标
[1
]
姚邦杰
[1
]
廖启迪
[1
]
机构:
[1]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2] 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石漠化;
降雨产流产沙;
土壤侵蚀;
喀斯特高原峡谷;
D O I:
10.16614/j.gznuj.zrb.2019.03.002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分析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降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以贵州省关岭-花江石漠化治理示范区2018年雨季17次侵蚀性降雨的产流产沙数据为例,对水土流失监测径流小区的次降雨特征、降雨产流产沙特征及两者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坡面次降雨径流系数平均值为0. 175,降雨大部分入渗。不同径流小区降雨产流产沙存在显著差异,5块样地产流大小为柚木(Tectona grandis)地>火龙果(Hylocereus undulatus Britt)地>裸地>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地>荒草地,产沙大小为柚木地>火龙果地>裸地>荒草地>花椒地。植被覆盖度、土壤厚度对坡面降雨产流、产沙均影响较大,土地利用方式及植被类型对坡面降雨产沙影响次之,对降雨产流影响较小。对径流小区的次降雨径流深、次降雨产沙模数及描述次降雨特征的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降雨产流与次降雨量之间相关性最好,5块样地平均相关系数为0. 864;降雨产沙与降雨总动能之间相关性最好,5块样地平均相关系数为0. 785。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2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