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年以来黄河泥沙输移系统的泥沙淤积分布分析

被引:10
作者
师长兴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黄河下游; 黄河三角洲; 泥沙输移系统; 泥沙通量;
D O I
10.16239/j.cnki.0468-155x.2003.02.001
中图分类号
TV142 [泥沙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黄河上中游来沙量以及对下游和河口泥沙沉积量的估算 ,建立了 1 85 5年至 1 968年间黄河的泥沙平衡。结果显示 ,这期间上中游来沙为 1 878× 1 0 8t,其中淤积在下游的泥沙占 62 %,三角洲淤积占 3 2 %;下游淤积量随着大堤修建、大堤防洪能力提高、以及近期修建水库及引水引沙等人类活动的变化相应发生变化 ;三角洲淤积约有 60 9×1 0 8t,占河口来沙的比例为 84%。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基本规律.[M].赵业安等编著;.黄河水利出版社.1998,
[2]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M].陈书申;陈晓平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
[3]  
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M].叶青超 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4]  
黄河干流水沙变化与河床演变.[M].钱意颖等主编;.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3,
[5]  
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M].左大康 主编.地质出版社.1992,
[6]  
黄河三角洲现代沉积作用及模式.[M].成国栋主编;.地质出版社.1991,
[7]  
黄土高原地区人口问题.[M].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
[8]   黄河口泥沙淤积估算问题和方法——以钓口河亚三角洲为例 [J].
师长兴 ;
章典 ;
尤联元 ;
李炳元 .
地理研究, 2003, (01) :49-59
[9]   黄河三门峡水文站1470~1918年年径流量的推求 [J].
王国安 ;
史辅成 ;
郑秀雅 ;
高治定 ;
易元俊 ;
马贵安 ;
慕平 .
水科学进展, 1999, (02) :3-5
[10]   黄河下游河槽横断面调整规律及治理方式探讨 [J].
师长兴 ;
许炯心 .
地理研究, 1997, (02) :5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