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盆地煤储层非均质性控制因素研究

被引:9
作者
李梦溪
李仰民
谷文彬
张建国
王立龙
机构
[1] 中国石油山西煤层气分公司
关键词
沁水盆地; 沉积相; 煤储层储集空间; 煤储层物性; 煤储层非均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参考含油气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方法,对山西沁水盆地煤储层的非均质性进行研究。首先应用沉积学的方法和原理,根据野外露头、钻井及区域地质资料,认为研究区域主要存在碳酸盐岩台地、碎屑岩浅海、三角洲等沉积相类型。然后从沉积相对煤储层非均质性的控制作用角度进行研究,提出了灰分产率与煤储层物性的定量关系,指出泥炭坪形成的煤层的非均质性最弱;三角洲次之;河流相最强。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沁水盆地煤储层孔隙差异发育主控因素 [J].
张尚虎 ;
汤达祯 ;
王明寿 .
天然气工业, 2005, (01) :37-40+207
[2]   煤中裂隙脉的形成机理 [J].
华四良 ;
苏现波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4, (03) :9-11
[3]   煤中显微裂隙的成因类型及其研究意义 [J].
张慧 ;
王晓刚 ;
员争荣 ;
郝琦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2, (03) :278-284
[4]   煤孔隙的成因类型及其研究 [J].
张慧 .
煤炭学报, 2001, (01) :40-44
[5]   EXTENSION OF SEQUENCE STRATIGRAPHIC MODELAND SEQUENCE STRATIGRAPHIC ANALYSIS IN LIMNIC DEPOSITIONAL BASIN [J].
李增学 ;
魏久传 ;
王民镇 ;
李守春 ;
李青山 ;
金秀昆 ;
兰恒星 .
JournalofCoalScience&Engineering(China), 1996, (02) :1-8
[6]   煤储集层特征 [J].
周家尧 ;
关德师 .
天然气工业, 1995, (05) :6-11+98
[7]  
中国煤岩学[M].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韩德馨等著, 1996
[8]  
太原西山含煤地层沉积环境[M]. 煤炭工业出版社 , 煤炭科学研究院地质勘探分院, 1987
[9]  
Organic facies development within Middle Jurassic coal seams, Danish Central Graben, and evidence for relative sea-level control on peat accumulation in a coastal plain environment[J] . H.I Petersen,J Andsbjerg.Sedimentary Geology . 199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