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贫困乡村地域类型划分及减贫对策研究

被引:11
作者
谢玲 [1 ]
李孝坤 [2 ]
任秋爽 [2 ]
王超超 [3 ]
欧力文 [2 ]
机构
[1]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3]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关键词
西南地区; 贫困乡村; 类型划分; 聚类分析; 减贫对策;
D O I
10.13872/j.1000-0275.2017.0091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12年最新确定的国家扶贫重点县名单中涉及西南地区(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的267个贫困县为研究对象,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软件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将西南地区贫困县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进行叠加分析,揭示西南地区贫困乡村的空间分异特征。通过高程、坡度、人均GDP、少数民族占比、距省府距离等因素的分级和聚类分析,划分西南地区贫困乡村地域类型,针对各类贫困乡村的关键致贫因子,提出减贫脱贫措施。结果表明:1)西南地区贫困乡村的分异表现为:地势较低,坡度相对较缓的地区,贫困的发生率及贫困乡村的密度相对较低;而地势较高、坡度变化较大的地区,贫困县的分布较为集中;少数民族比重较高、距省府较远的区域,贫困的发生率及贫困乡村分布越广泛;2)通过综合聚类分析,西南地区贫困乡村共划分成九类;3)针对九类贫困乡村的关键致贫因子提出相应减贫对策:深化三产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并延长产业链;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文化互动共进与协调发展;加强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缩短贫困乡村与经济中心时间距离和经济距离,改善其通达状况。
引用
收藏
页码:818 / 82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贵州省乡村贫困空间格局与形成机制分析 [J].
王永明 ;
王美霞 ;
吴殿廷 ;
赵林 ;
丁建军 .
地理科学, 2017, 37 (02) :217-227
[2]   中国县域农村贫困化分异机制的地理探测与优化决策 [J].
刘彦随 ;
李进涛 .
地理学报, 2017, 72 (01) :161-173
[3]   基于DEA与ESDA的中国国家级贫困县发展效率的测度与时空演化研究 [J].
钟少颖 ;
何则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10) :130-136
[4]   中国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特征及其精准扶贫策略 [J].
刘彦随 ;
周扬 ;
刘继来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 31 (03) :269-278
[5]   农户多维贫困及致贫机理研究——以甘肃省840份农户为例 [J].
崔治文 ;
徐芳 ;
李昊源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 (03) :91-97
[6]   中国农村多维贫困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 [J].
刘艳华 ;
徐勇 .
地理学报, 2015, 70 (06) :993-1007
[7]   中国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贫困程度比较研究——基于综合发展指数计算的视角 [J].
丁建军 .
地理科学, 2014, 34 (12) :1418-1427
[8]   武陵山片区经济增长益贫性与空间差异演变——基于2000-2011年县域数据的实证分析 [J].
丁建军 .
地理研究, 2014, 33 (05) :948-960
[9]   县级多维贫困度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以连片特困区扶贫重点县为例 [J].
王艳慧 ;
钱乐毅 ;
段福洲 .
地理科学, 2013, 33 (12) :1489-1497
[10]   中国地貌区划新论 [J].
李炳元 ;
潘保田 ;
程维明 ;
韩嘉福 ;
齐德利 ;
朱澈 .
地理学报, 2013, 68 (03) :29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