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红壤坡地不同耕作措施的水土保持效应

被引:59
作者
谢颂华 [1 ]
曾建玲 [2 ]
杨洁 [1 ]
袁芳 [1 ]
机构
[1]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2]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土壤; 措施; 水土保持; 水资源保护; 南方; 坡地; 耕作措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3 [农田改良土地措施];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为解决南方红壤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问题,采用野外标准径流小区试验方法对南方红壤坡地常见的顺坡间作、横坡间作、果园清耕3种不同耕作方式下5a时间水土保持蓄水保土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小区相比,各试验小区减流率优劣次序为:横坡间作小区(75.33%)>顺坡间作小区(59.56%)>果园清耕小区(21.73%),减沙效应优劣次序为横坡间作(80.57%)>顺坡间作(65.11%)>果园清耕(38.08%),且4-9月的径流量占到全年径流量的85%以上,流失泥沙量占全年流失泥沙量的90%以上。因此,套种作物增加果园覆盖是防治果园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且横坡间作优于顺坡间作。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1]   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生物和耕作措施的研究 [J].
卢宗凡 ;
苏敏 ;
李够霞 ;
张俊峰 ;
李明 ;
冯宇 .
水土保持学报, 1988, (01) :37-48
[12]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述评 [J].
卢宗凡 ;
苏敏 .
水土保持通报, 1983, (06) :86-9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