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古都榷议

被引:3
作者
王建国 [1 ,2 ]
机构
[1] 西安文理学院服务地方研究院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2]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中国; 古都; 大古都; 八大古都; 古都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07 [研究、考订、评论];
学科分类号
060202 ;
摘要
我国疆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传承千年不衰。历史时期王朝演变、政权更替频繁,留下诸多的古都遗产,古都数量众多,目前已有八大古都。从20世纪90年代直到目前,关于"大古都"的认定、定义、评价标准,学界一直争议不断,尚未达成共识。通过梳理分析相关研究,认为对于大古都问题需深入全面开展古都学、大古都理论研究;科学制定古都评价标准;大古都与名都并存。大古都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新陈代谢、自我超越的过程,随着相关学科专业的发展和良好机制的建构,大古都的评判将会更加理性严谨,科学合理,认定标准也将逐步趋于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 [11] 我国古都旅游竞争力研究[D]. 梁娟.辽宁师范大学. 2015
  • [12] 试论中国古都学的发展及其“大古都”问题[D]. 陈旭.浙江大学. 2010
  • [13] 郑州列入“中国八大古都”的原因、过程及启示[A]. 李令福.中国古都研究(总第二十六辑)[C]. 2013
  • [14] 大理被正式命名为 中华六朝名都 千年国际陆港[N]. 朱蕾,赵百忍.大理日报(汉). 2012 (A01)
  • [15] 北京史学论丛[M]. 北京燕山出版社 , 王岗, 2015
  • [16] 谭其骧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2012
  • [17] 中国古都学的研究历程[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朱士光, 2008
  • [18] 中国八大古都[M]. 东方出版社 , 朱士光, 2007
  • [19] 古都郑州[M]. 中州古籍出版社 , 窦思忠, 2004
  • [20] 悠悠长水[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葛剑雄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