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围压作用下煤-岩组合体破坏行为及强度特征

被引:43
作者
左建平 [1 ,2 ]
陈岩 [1 ]
张俊文 [3 ]
王金涛 [1 ]
孙运江 [1 ]
姜广辉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3] 黑龙江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煤-岩组合体; 峰值应变; 残余强度; 峰值强度;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6.0456
中图分类号
TD315 [岩石力学性质试验];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通过MTS815试验机对钱家营矿煤-岩组合体进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表明:围压作用下煤-岩组合体压密阶段较短,具有明显的线弹性及塑性屈服阶段,且随着围压的增大,峰后延性特征明显;根据峰值应变、弹性模量、破断角、强度的变化规律,1015 MPa为组合体变形减缓的临界区间;煤样破坏主要以单斜面剪切破坏为主,并且个别岩体部分产生与煤样一致的剪切面,破断角处于14.1°38.8°,均值为26.84°与理论破断角28.31°相差不大;随着围压的增大,残余强度有增高趋势,岩石强度衰减系数与之相反。围压从05 MPa,强度衰减系数降幅最大,体现出对围压的敏感性,随后围压继续升高,强度衰减系数呈线性递减;利用Hoek-Brown和广义HoekBrown准则对煤-岩组合体强度进行分析,讨论了适用于煤-岩组合体的参数m,s值。
引用
收藏
页码:2706 / 271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深部岩体力学研究与探索 [J].
谢和平 ;
高峰 ;
鞠杨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 (11) :2161-2178
[2]   基于一种脆性指标确定岩石残余强度 [J].
彭俊 ;
荣冠 ;
蔡明 ;
彭坤 .
岩土力学, 2015, 36 (02) :403-408
[3]   我国煤炭开采中的冲击地压机理和防治 [J].
姜耀东 ;
潘一山 ;
姜福兴 ;
窦林名 ;
鞠杨 .
煤炭学报, 2014, 39 (02) :205-213
[4]   高应力下原煤三轴压缩力学特性研究 [J].
刘泉声 ;
刘恺德 ;
朱杰兵 ;
卢兴利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 33 (01) :24-34
[5]   基于分区变权模型的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评价——以开滦蔚州典型矿区为例 [J].
武强 ;
李博 ;
刘守强 ;
曾一凡 .
煤炭学报, 2013, 38 (09) :1516-1521
[6]   一种确定节理岩体残余强度参数方法的探讨 [J].
王宇 ;
李晓 ;
李守定 ;
侯文诗 ;
吴雨松 ;
张搏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 32 (08) :1701-1713
[7]  
Synergistic instability of coal pillar and roof system and filling method based on plate model[J]. Liu Congliang,Tan Zhixiang,Deng Kazhong,Li Peixia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01)
[8]   基于残余强度变形阶段特征的岩石变形全过程统计损伤模拟方法 [J].
曹文贵 ;
赵衡 ;
李翔 ;
张玲 .
土木工程学报, 2012, 45 (06) :139-145
[9]   煤炭深部开采与极限开采深度的研究与思考 [J].
谢和平 ;
周宏伟 ;
薛东杰 ;
王宏伟 ;
张茹 ;
高峰 .
煤炭学报, 2012, 37 (04) :535-542
[10]   煤岩体破裂过程中声发射行为及时空演化机制 [J].
左建平 ;
裴建良 ;
刘建锋 ;
彭瑞东 ;
李岳春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 30 (08) :1564-1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