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秦岭钼矿类型、特征、成矿时代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被引:265
作者
李永峰
毛景文
胡华斌
郭保健
白凤军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地质学; 东秦岭钼矿; 时空分布; 地球动力学背景; 综述;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5.03.009
中图分类号
P618.65 [钼];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论述了东秦岭钼矿床的时空分布、分类和基本特征。东秦岭钼矿带沿区域构造线呈近东西向狭长带状展布,钼矿床主要集中分布于金堆城—南泥湖地区内;其形成与燕山期中酸性浅成_超浅成小花岗斑岩体有关,钼矿床直接产于岩体内外接触带及其附近;矿床类型主要为斑岩型、斑岩_矽卡岩型,少量热液碳酸盐脉型。结合ReOs同位素年龄数据,探讨了东秦岭钼矿床的成矿时代及其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大规模成矿作用时限及其特征,以及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演化特点和成矿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除黄龙铺钼矿床形成于(221.5±0.3)Ma外,东秦岭地区钼矿床的大规模成矿主要出现在(144.8±2.1)132.4±2.0Ma时限之间,对应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为华北克拉通与扬子克拉通的碰撞造山后陆内造山局部伸展过程、中国东部地球动力学体制大转换晚期岩石圈拆沉及伸展时期。
引用
收藏
页码:292 / 30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 [11] 中国超大型矿床.[M].赵振华;涂光炽等著;.科学出版社.2003,
  • [12] 花岗岩研究思维与方法.[M].肖庆辉等著;.地质出版社.2002,
  • [13] 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M].张国伟等著;.科学出版社.2001,
  • [14] 河南省主要矿产的成矿作用及矿床成矿系列.[M].罗铭玖等编著;.地质出版社.2000,
  • [15] 秦岭-大别山花岗岩.[M].李先梓等著;.地质出版社.1993,
  • [16] 中国钼矿床.[M].罗铬玖等编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 [17] 华北与华南古板块拼合带地质和成矿.[M].河南省地质矿产局地质科学研究所第一地质调查队;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
  • [18] 秦巴花岗岩.[M].尚瑞钧;严阵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8,
  • [19] 秦岭钼矿带斑岩体锶氧同位素特征与岩石成因机制和类型.[J].陈衍景;李超;张静;李超;李震;王海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0, S1
  • [20] 秦岭-大别造山带下地壳拆沉作用
    高山
    张本仁
    金振民
    H.Kern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6) : 532 - 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