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然语境”到“实际语境”——反思民俗学的田野作业追求

被引:24
作者
杨利慧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自然语境; 学术伦理; 表演者; 观众; 民俗学; 田野作业; 民间文学调查;
D O I
10.13370/j.cnki.fs.2006.02.002
中图分类号
K061 [历史研究法];
学科分类号
060305 ;
摘要
<正>在所谓“自然状态”下进行田野考察曾经是并且至今依然是许多民族志工作者的理想之一。正如美国民俗学家理查德·鲍曼(Richard Bauman)所指出的:“在追求某一民俗形式的所谓自然语境方面,民俗学家们显示了顽强不懈的动力”。为了追求所谓“自然语境”(natural context),以便了解在不被民俗学家打扰的“自然状态”下民俗存在和表演的状貌,一些人会使用各种方法,努力使研究者“隐蔽”起来,以便使观察和访谈不影响或者尽可能少影响被研究对象的“正常”表演。
引用
收藏
页码:5 / 20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反思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学术伦理 [J].
吕微 .
民间文化论坛, 2004, (05) :3-8
[2]   田野研究的“五个在场”——巴莫曲布嫫访谈录 [J].
廖明君 ;
巴莫曲布嫫 .
民族艺术, 2004, (03) :14-27+100
[3]   知识分子、民间与一个寺庙博物馆的诞生——对民俗学的学术实践的新探索 [J].
高丙中 .
民间文化论坛, 2004, (03)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