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习惯法在当今侗族地区的调适研究——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为例

被引:7
作者
郭婧 [1 ]
吴大华 [2 ]
机构
[1] 贵州民族学院
[2] 贵州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侗族; 侗族习惯法; 黔东南; 国家法; 刑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7 [地方法制]; C95 [民族学、文化人类学];
学科分类号
0301 ; 0304 ; 030401 ;
摘要
侗族习惯法作为一种从远古遗留下来的民族文化,继续影响着侗寨民众的思想和行为。虽然侗族习惯法与刑事制定法之间在定罪和刑罚上的差异导致两者之间存在现实冲突,但是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为维护民族平等、团结、互助,自治地方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刑法具有立法变通权,"两少一宽"刑事政策为侗族习惯法提供了法律依据;相对罪刑法定主义为侗族习惯法提供了理论空间,刑事和解制度在侗族地区运用为侗族习惯法提供了实践机遇。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7+164 +16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从款约的发展看侗族法文化的变迁 [J].
粟丹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8, (06) :73-78
[2]  
侗族简史.[M].《侗族简史》编写组; 编写.民族出版社.2008,
[3]  
侗族传统社会过程与社会生活.[M].廖君湘著;.民族出版社.2005,
[4]  
侗族地区的社会变迁.[M].姚丽娟;石开忠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5]  
民族法律文化散论.[M].吴大华著;.民族出版社.2004,
[6]  
刑事政策初步.[M].刘仁文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7]  
犯罪通论.[M].马克昌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8]  
九寨民俗.[M].傅安辉;余达忠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