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4瓶阳性血培养病原菌分析及双份血培养意义评价

被引:72
作者
陶黎黎 [1 ]
胡必杰 [1 ]
周春妹 [2 ]
周昭彦 [2 ]
高晓东 [2 ]
谢红梅 [2 ]
黄声雷 [2 ]
鲍容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
[2]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微生物实验室
关键词
菌血症; 真菌血症; 血培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6.5 [微生物学检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阳性血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和双份血培养对病原菌分布及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动血培养仪对2004年1月2008年6月送检的36 689瓶标本进行培养,对阳性的标本进行病原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阳性标本3644瓶2977株,最多见的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63株(18.9%),其次分别为大肠埃希菌320株(10.7%)、金黄色葡萄球菌252株(8.5%)、肺炎克雷伯菌154株(5.2%)、酿脓链球菌153株(5.1%);检出的真菌共284株(9.5%),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最为常见,占37.7%;共送检双份血培养9118瓶,检出阳性1080瓶,检出率为11.8%,双份血培养的病原菌检出率高于单份血培养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份血培养均阳性和双份血培养中单瓶阳性的病原菌分布也有明显的差异。结论血培养中革兰阳性球菌是最常见的细菌,真菌作为血流感染病原菌的机会增多,需予以重视,鉴于双份血培养具有提高培养检出率和一定鉴别污染的能力,需常规开展双份血培养送检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258 / 26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J].
徐修礼 ;
杨春龙 ;
樊新 ;
孙怡群 ;
郝晓柯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0) :1456-1459
[2]   2006-2007年Mohnarin血流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 [J].
王进 ;
肖永红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09) :1238-1242
[3]   血培养中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J].
彭佳 ;
府伟灵 ;
张晓兵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1) :1289-1290
[4]   上海市华山医院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学和临床研究 [J].
骆俊 ;
吴菊芳 ;
朱德妹 ;
李光辉 ;
张婴元 ;
汪复 .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6, (01) :29-34
[5]   纸片真菌药敏法与浓度梯度法检测氟康唑对8种酵母样真菌的敏感性 [J].
胡云建 ;
张秀珍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10) :20-22
[6]  
European surveillance of ICU-acquired infections (HELICS-ICU): methods and main results[J] . C. Suetens,I. Morales,A. Savey,M. Palomar,M. Hiesmayr,A. Lepape,P. Gastmeier,J.C. Schmit,R. Valinteliene,J. Fabry.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 . 2007
[7]  
Epidemiology and Prognosis of Bacteremia: A 10-y Study in a Community Hospital[J] . M . Javaloyas,D. Garcia-Somoza,F. Gudiol.Scandinavian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 200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