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审旗土地沙漠化退化过程研究

被引:8
作者
吴晓旭
邹学勇
王仁德
钱江
格日乐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防沙治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土地沙漠化现状; 危害; 成因; 乌审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利用1986-2005年共5期卫星影像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乌审旗近20a沙漠化土地面积尽管存在波动,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总体上处于逆转态势,沙漠化土地面积由1986年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79.15%下降为2005年的54.25%。结合地面气象站观测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资料,分析结果显示,在人口密度增加、年平均降水量减少和气温升高的情形下,造成土地沙漠化发生逆转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土地利用方式和结构的变化,其中耕地面积从136.57km2增加到198.10km2,居民地用地面积由2.17km2增加到11.20km2,其它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增加主要是通过沙地面积的减少来实现的;二是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封沙育林育草、飞播造林等以防沙治沙为主的生态措施的实施,使得沙地植被得以恢复与重建,流沙面积逐年下降,沙漠化发生逆转。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毛乌素沙地沙漠化驱动因素的研究[D]. 杨永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12]  
中国的沙漠化及其治理[M]. - 科学出版社 , 朱震达等著, 1989
[13]  
Landscape change and desertific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Mu Us Sandland, Northern China[J] . Bo Wu,Long J Ci.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 2002 (3)
[14]  
近50年来毛乌素沙地的沙漠化过程研究 .2 吴薇. 中国沙漠 . 2001
[15]   毛乌素沙区及其周围的气候和沙漠化研究 [J].
刘德松 .
干旱区研究, 1991, (02) :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