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覆盖措施下延收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鲍艳杰 [1 ]
郝明德 [2 ,3 ]
杨小敏 [3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春玉米; 收获时期; 干物质运移; 增产效应;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12.11.017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研究延收对春玉米籽粒产量、千粒质量、灌浆速率、光温资源利用及植株器官干物质运移的影响,为玉米延收增产提供依据。【方法】以玉米"金赛6850"为材料,分别设传统耕作、传统耕作+秸秆覆盖、传统耕作+地膜覆盖、免耕+秸秆覆盖、免耕+地膜覆盖5个处理延期收获(习惯收获后,每隔5d为1个收获期),测定在不同耕作覆盖措施下延收对玉米千粒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适时延收,玉米千粒质量和产量增加显著,延收15d,传统耕作千粒质量平均日增3.59g,产量增加1 334.7kg/hm2,灌浆速率为1.7mg/(g.d);延长收获提高了光温资源的有效利用,延收15d,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的有效积温分别增加了180.33和154.98℃,日照时数分别增加53.90和23.30h,植株干物质向籽粒中运移量以传统耕作最多,达10.06g,叶和茎秆的干物质对籽粒增重的贡献率较高。【结论】玉米适时延收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但增产幅度因耕作和覆盖方式不同而有显著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收获期对不同栽培措施玉米产量及粒重的影响 [J].
路海东 ;
薛吉全 ;
马国胜 ;
张仁和 ;
张兴华 ;
李凤艳 ;
郝引川 .
玉米科学, 2011, 19 (01) :101-104
[2]   豫西地区夏玉米适时晚收产量效应研究 [J].
王育红 ;
孟战赢 ;
王向阳 ;
张园 ;
张高德 .
玉米科学, 2009, (06) :60-62+73
[3]   不同收获期对夏直播玉米千粒重的影响 [J].
张同法 .
农业科技通讯, 2009, (08) :84-85
[4]   收获期对夏玉米千粒重及产量的影响 [J].
李月华 ;
侯大山 ;
刘强 ;
李向华 ;
李霞 ;
于广军 ;
李辉利 ;
李中建 .
河北农业科学, 2008, (07) :1-3+6
[5]   不同收获时期对夏直播玉米产量影响的试验 [J].
李洪梅 ;
白洪立 ;
王西芝 ;
孟淑华 ;
王立功 ;
张娟 .
农业科技通讯, 2008, (06) :80-82
[6]   玉米产业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及发展前景 [J].
王海峰 .
种子世界, 2008, (06) :54-55
[7]   收获期对夏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J].
李晔 .
中国种业, 2007, (10) :42-42
[8]   大田遮荫对夏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J].
张吉旺 ;
董树亭 ;
王空军 ;
胡昌浩 ;
刘鹏 .
作物学报, 2007, (02) :216-222
[9]   不同收获期青贮玉米品种营养成分的积累与分配 [J].
张瑞霞 ;
刘景辉 ;
牛敏 ;
王东儒 ;
杜桢 ;
石崇博 .
玉米科学 , 2006, (06) :108-112+116
[10]   光温因子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值的影响 [J].
李言照 ;
东先旺 ;
刘光亮 ;
陶飞 ;
不详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2, (02) :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