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低纬高原两次冬季南支槽强降水的对比分析
被引:23
作者:
郭荣芬
[1
,2
]
高安生
[3
]
杨素雨
[2
]
机构:
[1] 云南省气象台
[2] 云南大学大气科学系
[3] 云南省气象局科技减灾处
来源:
关键词:
冬季;
南支槽;
强降水;
对比分析;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10.01.012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常规高空观测资料,对发生在云南低纬高原2007年1月31日—2月1日和2008年1月26—27日的两次南支槽强降水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南支槽降水的环流形势及影响系统均不同,前者为高原南支槽前西南暖湿气流与低层切变、冷锋共同影响,属典型的"槽潮"天气;后者无明显强冷空气配合,因中低层西南急流的建立并长时间维持,新生南支槽东移补充、西南涡及静止锋的共同影响造成。物理机制上,湿位涡的CSI机制分析表明,两次过程均属于对称不稳定降水;在2007年的强降水过程中,θse密集带在地面锋区附近形成,冷暖气流形成次级垂直环流圈,导致强降水强降温并伴有大范围降雪的寒潮天气出现。后者无次级垂直环流圈形成,但有两个θse密集带锋区长久维持,滇中以西持续的上升气流不断增强且深厚,滇中以东中低层形成有弱的气流辐合带,故强降水以液体降水为主,降温不明显;两次强降水过程均有锋生,前者锋生是由切变增强西移,低层冷高压促使冷锋增强,后者锋生为东移西南涡与稳定持续的强劲西南风低空急流触发而成。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8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