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学习:走向技术强化的教学结构设计

被引:49
作者
胡立如
张宝辉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混合学习; 教学结构; 结构序列; 教学模式; 教学策略; 教育改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20 [教学研究和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混合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可预见的教育变革趋势,但是仅从面对面学习和在线学习结合的角度去考虑混合,对技术成分过于强调,可能会模糊人们对混合学习真正作用机制的认识。根据系统科学理论,事物的结构对功能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教学结构是不同的教学系统要素(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进行时空组合和互动的方式或序列,它是各层级教学系统共有的属性,由要素的种类、数量、比例及联结方式等因子所决定。目前对教育改革的研究已经关注到要素种类、要素数量、要素比例以及要素间联结方式等影响教学结构的因子,但对结构层次的序列性,即不同结构层次间的联结方式还缺乏深入探讨,而这正是决定混合学习是否有效的机制所在。通过对雅各布森等人的教学结构序列(Sequencing Pedagogical Structure,SPS)框架进行修订,新增地位特征和时序特征两个因子,可进一步归纳出11种混合学习系统的结构序列,这有助于解决混合学习"如何混合"以及"混合到何种程度"等核心议题。事实上,围绕建构主义理论的辩论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相关研究成果,尤其是其对不同结构序列适用范围以及功能发挥的厘定和阐述,也为混合学习模式的设计与分析提供了更具可操作性的指导原则。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31+41 +4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52 条
[11]  
互联网信息传播结构下的舆论涌现过程研究[D]. 司夏萌.北京交通大学. 2011
[12]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M]. 人民邮电出版社 , 赵杰, 2006
[13]  
高等教育系统论[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赵文华著, 2001
[14]  
教学策略[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李晓文, 2000
[15]  
系统论[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魏宏森, 1995
[16]  
一般系统论[M]. 清华大学出版社[美]冯·贝塔朗菲(VonBertalanffy, 1987
[17]  
To guide or not to guide: issues in the sequencing of pedagogical structure in computational model-based learning[J] . Michael J. Jacobson,Beaumie Kim,Suneeta Pathak,BaoHui Zhang.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 2015 (6)
[18]   Designing for Productive Failure [J].
Kapur, Manu ;
Bielaczyc, Katerine .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2012, 21 (01) :45-83
[19]   Exploring the assistance dilemma in experiments with cognitive tutors [J].
Koedinger, Kenneth R. ;
Aleven, Vincent .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2007, 19 (03) :239-264
[20]  
Scaffolding and Achievement in Problem-Based and Inquiry Learning: A Response to Kirschner, Sweller, and Clark (2006)[J] . Cindy E. Hmelo-Silver,Ravit Golan Duncan,Clark A. Chinn.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 20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