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2011年7月初一次大暴雨过程分析
被引:6
作者:

屠妮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何光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高文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雅安市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2] 四川省雅安市气象局
来源:
关键词:
大暴雨;
水汽收支;
视热源和视水汽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11年7月初四川中部至东部出现一次持续的强降水过程,采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和FY-2E资料对此次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主要影响系统为副高外围西南气流和中尺度对流云团,副高西伸带来充沛的暖湿气流向川内输送,与北下干冷空气在四川上空汇合,增强大气层结不稳定;雨区上空对流层内有强上升运动且中低层不稳定呈高温高湿状态;700hPa水汽通量散度分析显示本次暴雨水汽源于孟加拉湾,水汽辐合区内有TBB大值中心及视热源、视水汽汇大值区;本次降水为对流性降水,水汽凝结加热对大气加热起重要作用,视热源、视水汽汇及垂直螺旋度与暴雨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当强降水出现时螺旋度呈(高空)上负(低空)下正分布,高层负螺旋度的生消与降水有更好的对应关系;雨区上空水汽收支显示南、北两边界是主要水汽来源,且水汽以南北向辐合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螺旋度在我国多种灾害性天气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暴雨灾害, 2011, 30 (02) : 107 - 116岳彩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台风预报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曹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 [2] 两次高原低涡东移特征及发展机制动力诊断[J]. 气象学报, 2009, 67 (04) : 599 - 612何光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文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屠妮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 [3] 2007年7月川东北连续3场大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J]. 暴雨灾害, 2008, (03) : 231 - 236肖递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气象局 四川省巴中市气象局顾清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气象台 四川省巴中市气象局祁生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气象局业务处 四川省巴中市气象局黎家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气象局 四川省巴中市气象局
- [4] 冷空气对两例高原低涡移出高原影响的分析[J]. 高原气象, 2008, (01) : 96 - 103郁淑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文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肖玉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气象局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 [5] 2004年9月川渝大暴雨期间西南低涡结构及其环境场的分析[J]. 大气科学, 2007, (06) : 1059 - 107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暴雨中尺度涡旋系统发生发展的诊断[J]. 暴雨灾害, 2007, (01) : 29 - 34陈忠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闵文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崔春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 [7] 2004年7月黄淮特大暴雨的天气动力学分析[J]. 高原气象 , 2006, (05) : 781 - 791杨克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林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康志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郭文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 [8] TBB资料的处理及应用[J]. 气象, 2006, (02) : 40 - 45傅昺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石家庄市气象台 河北省石家庄市气象台岳艳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 河北省石家庄市气象台李国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石家庄市气象台 河北省石家庄市气象台
- [9] 一次江淮暴雨的热量与水汽收支诊断分析[J].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5) : 98 - 102季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王舒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李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 [10] “98.7”特大暴雨中尺度系统发展的热量和水汽收支诊断[J]. 应用气象学报, 2001, (04) : 419 - 432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程麟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