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中国栽培及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地理分化和演化关系研究
被引:26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团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盖钧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栽培大豆;
野生大豆;
地理生态型;
遗传多样性;
遗传特异性;
遗传分化;
演化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栽培大豆的起源和演化是大豆生物学和农学基础研究的重要命题之一.本研究选用60对细胞核SSR标记(nuSSR)和11对叶绿体SSR(cpSSR)标记,在检测由393份地方品种和196份野生材料组成的全国代表性样本的细胞核、叶绿体基因组变异的基础上,分析了栽培、野生地理生态群体间的遗传演化关系.结果表明:(ⅰ)野生群体核、质遗传多样性都明显大于栽培群体,核、质等位变异数分别为1067:980和57:44个;栽培大豆980个核等位变异中有377个(38.5%)为驯化后新生等位变异,44个质等位变异中出现了7个(15.9%)新生等位变异.(ⅱ)栽培生态类群中,以南方3个地理生态类群(中南、华南、西南)遗传多样性较高;野生生态类群中以长江中下游野生类群遗传多样性较高.(ⅲ)从分子方差分析、遗传聚类与地理类群间关联分析及群体特有等位变异三方面证实我国栽培、野生大豆地理生态分化有其遗传分化的基础.(ⅳ)以材料为单位的聚类结果表明与栽培大豆近缘的野生材料大多来自长江中下游及西南-中南野生地理类群;进一步分析地理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并作UPGMA聚类,发现各栽培地理类群与长江中下游野生大豆群体的遗传距离一致,小于与包括本区在内的其他野生群体的距离,结合该区野生群体特有的cpDNA等位变异NTCP10-117在所有栽培生态类群中都有分布的现象,推论在南方野生群体中的长江中下游野生祖先可能是栽培大豆共同的野生祖先.
引用
收藏
页码:3301 / 33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栽培和野生大豆农艺品质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I.群体结构及关联标记
[J].
文自翔
;
赵团结
;
郑永战
;
刘顺湖
;
王春娥
;
王芳
;
盖钧镒
.
作物学报,
2008, (07)
:1169-117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团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郑永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春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盖钧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栽培大豆起源与演化研究进展
[J].
赵团结
;
盖钧镒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4, (07)
:954-962

赵团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盖钧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大豆品种生态区域划分的研究
[J].
盖钧镒
;
汪越胜
.
中国农业科学,
2001, (02)
:139-145

盖钧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

汪越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
[4]
中国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不同生态类型群体间遗传演化关系的研究
[J].
盖钧镒
;
许东河
;
高忠
;
岛本义也
;
阿部纯
;
福士泰史
;
北岛俊二
.
作物学报,
2000, (05)
:513-520

盖钧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江苏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江苏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江苏南京,,北海道大学农学院!札幌,日本,北海道大学农学院!札幌,日本,北海道大学农

许东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江苏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江苏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江苏南京,,北海道大学农学院!札幌,日本,北海道大学农学院!札幌,日本,北海道大学农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岛本义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江苏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江苏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江苏南京,,北海道大学农学院!札幌,日本,北海道大学农学院!札幌,日本,北海道大学农

阿部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江苏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江苏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江苏南京,,北海道大学农学院!札幌,日本,北海道大学农学院!札幌,日本,北海道大学农

福士泰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江苏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江苏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江苏南京,,北海道大学农学院!札幌,日本,北海道大学农学院!札幌,日本,北海道大学农

北岛俊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江苏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江苏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江苏南京,,北海道大学农学院!札幌,日本,北海道大学农学院!札幌,日本,北海道大学农
[5]
中国大豆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研究
[J].
赵丽梅
;
孙寰
;
黄梅
.
大豆科学,
1998, (03)
:2-7

赵丽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6]
中国栽培大豆遗传多样性和起源中心初探
[J].
周新安
;
彭玉华
;
王国勋
;
常汝镇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8, (03)
:37-43

周新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常汝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7]
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Ⅰ4个天然居群等位酶水平的分析
[J].
裴颜龙
;
王岚
;
葛颂
;
王连铮
.
大豆科学,
1996, (04)
:302-309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连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9]
The molecular genetics of crop domestication
[J].
Doebley, John F.
;
Gaut, Brandon S.
;
Smith, Bruce D.
.
CELL,
2006, 127 (07)
:1309-1321

Doebley, John F.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 Wisconsin, Dept Genet, Madison, WI 53706 USA Univ Wisconsin, Dept Genet, Madison, WI 53706 USA

Gaut, Brandon S.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 Wisconsin, Dept Genet, Madison, WI 53706 USA

Smith, Bruce D.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 Wisconsin, Dept Genet, Madison, WI 53706 USA
[10]
A new integrated genetic linkage map of the soybean
[J].
Song, QJ
;
Marek, LF
;
Shoemaker, RC
;
Lark, KG
;
Concibido, VC
;
Delannay, X
;
Specht, JE
;
Cregan, PB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04, 109 (01)
:122-128

Song, QJ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ARS, Soybean Genom & Improvement Lab, USDA, Beltsville, MD 20705 USA

Marek, LF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ARS, Soybean Genom & Improvement Lab, USDA, Beltsville, MD 20705 USA

Shoemaker, RC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ARS, Soybean Genom & Improvement Lab, USDA, Beltsville, MD 20705 USA

Lark, KG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ARS, Soybean Genom & Improvement Lab, USDA, Beltsville, MD 20705 USA

Concibido, VC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ARS, Soybean Genom & Improvement Lab, USDA, Beltsville, MD 20705 USA

Delannay, X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ARS, Soybean Genom & Improvement Lab, USDA, Beltsville, MD 20705 USA

Specht, JE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ARS, Soybean Genom & Improvement Lab, USDA, Beltsville, MD 20705 USA

Cregan, PB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ARS, Soybean Genom & Improvement Lab, USDA, Beltsville, MD 20705 USA ARS, Soybean Genom & Improvement Lab, USDA, Beltsville, MD 20705 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