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媒体移动性的时空解析

被引:9
作者
田静
机构
[1]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关键词
移动性; 流动空间; 无时间之时间; 中间时空; 时空秩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移动性是手机区别于其他媒介的唯一特性,对手机媒介的分析要从其移动特性入手,而移动性的内涵自然指向了时空维度。移动信息时代的手机,将人彻底从具体地点中解放了出来,人们脱离了现实语境和文化,一定程度上抛弃个体的意义,以单纯的抽象个体的姿态随时投身于那个流动不羁又转瞬即逝的"无处之处"和"无时之时"。人们常常处于身体"在场"而注意力"缺场"的分裂状态,而所谓的"在场"也在移动中变迁,所谓的"缺场"更是随着注意力被牵引而快速频繁的切换。同时,人们对移动时代出现的更多的"闲置"时空进行了社会化生产和利用。时空被更高密度压缩,又被叠加而增厚,同时它变得极度短暂和无序。这样的新时空特性必然带来一系列全新的时空体验和社会变迁。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1]  
互联网.[M].段永朝; 著.中信出版社.2009,
[12]  
后现代的状况.[M].(美)戴维·哈维(DavidHarvey)著;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
[13]  
流动的现代性.[M].(英)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Bauman)著;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14]  
网络社会的崛起.[M].()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著;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5]  
理解媒介.[M].(加)赫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HerbertMarshallMcluhan)著;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
[16]  
间距空间中的手机传播:场域切换的相关因素及影响分析.[D].刘传博.复旦大学.201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