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5 条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旱地农田麦豆双序列轮作体系的水分动态及产量效应
被引:96
作者:
黄高宝
郭清毅
张仁陟
逄蕾
Kwong Yin CHAN
于爱忠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2]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NSW Department of Primary Industry Richmond
[4] NSW
[5] Australia
[6] Wagga Wagga
[7] NSW
来源: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旱地;
双序列轮作;
水分动态;
水分利用效率(WUE);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S643.3 [豌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保护性耕作(conservationtillage)能够减少水土流失、提高耕地产量,是一类具有生态保护意义的持续性农业耕作形式。2002年至2004年在定西旱地农业地区进行了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旱地农田春小麦豌豆双序列轮作土壤水分动态及产量效应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能够显著改善0~2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及含水量,随着降水量的增多土壤对降水的保蓄能力增强。在降水较少年份免耕秸秆覆盖的这种作用表现突出,而在降水充沛的年份免耕地膜覆盖则更具优势。耕层土壤水分因受降水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剧烈,耕层以下土壤水分变幅相对较小。播种期、五叶期及收获期土壤具有较高含水量,而开花期土壤含水量则较低。在两种轮作体系中,播种期春小麦和豌豆免耕秸秆覆盖处理0~50cm土层含水量分别较常规耕作增加28%、26%和11%、23%,降水生产效率较常规耕作提高了17.79%~26.81%。在春小麦豌豆轮作体系中免耕秸秆覆盖处理的作物产量(春小麦+豌豆)及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3420kghm2和8.11kg(hm2·mm),较常规耕作分别提高26.81%和25.39%。
引用
收藏
页码:1176 / 1185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