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腹部深洼区超高压带分布规律

被引:9
作者
刘传虎
董臣强
王学忠
王军
马立群
机构
[1]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勘探开发中心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深洼区; 超高压成因; 超高压分布; 油气成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准噶尔盆地腹部深洼区超高压顶界面与油气成藏有着密切联系。热作用导致的生烃增压作用以及与深部超高压系统所沟通的流体传递作用是形成超高的主要原因。将地层超高压分布规律应用于指导油气勘探,得到了钻井资料的证实,为加强该区的勘探工作提供了新方法。其深部烃类高压流体向高压封存箱顶界面突破并成藏,顶界面上部200m、下部100m区间为有利的成藏区间,封存箱外有利于原油成藏,封存箱内有利于天然气成藏。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J].
蔡希源 ;
刘传虎 .
石油学报, 2005, (05) :5-8+13
[2]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构造演化动力学 [J].
何登发 ;
况军 ;
吴晓智 ;
周路 ;
唐勇 ;
李伯华 .
中国石油勘探, 2005, (01) :22-33+2
[3]   封存箱与油气成藏作用 [J].
周兴熙 .
地学前缘, 2004, (04) :609-616
[4]   沉积盆地超压体系油气成藏条件及机理 [J].
陈中红 ;
查明 ;
曲江秀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2) :97-102
[5]   对沉积盆地中超压形成机制的重新评价 [J].
M. J. Osborne ;
R. E. Swarbrick ;
舒云涛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1999, (04) :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