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人口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7
作者
程恩富 [1 ,2 ]
詹志华 [3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2] 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
[3] 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三年困难时期; 饥荒; 死亡率; 非正常死亡; 死亡漏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年)我国非正常死亡3000万人是个值得商榷的观点,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考量和原因分析。文章以1955~1957年平均死亡人口作为基准,结合1953~1964年死亡漏报及其纠正的状况,可以估算出三年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人口约为400~500万人。非正常死亡人口在分布上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结构、年龄结构以及性别结构上的差异。此外,造成大量非正常死亡的原因非常复杂,难以从单一的因果关系中寻求答案。但种种迹象表明:这批非正常死亡人口是以饥饿死亡类型为主、其他死亡类型为次;以抗灾能力不强引起为主、以地方救灾失误引起为次。尽管非正常死亡几百万人的教训值得反思,但不能抹杀中国政府应对饥荒所做的努力及其取得的成效,更不能借此上纲上线,意图否定新中国前30年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12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1] 总要有人说出真相[M]. 南海出版公司 , 杨松林, 2013
  • [12] 新中国人口六十年[M]. 中国人口出版社 , 路遇, 2009
  • [13] 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M]. 改革出版社 , 杨子慧主编, 1996
  • [14]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4
  • [15] 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美)梅斯纳(Meisner, 1992
  • [16] The Great Leap Forward: Anatomy of a Central Planning Disaster[J] . Wei Li,Dennis Tao Yang.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2005 (4)
  • [17] Food Availability, Entitlements and the Chinese Famine of 1959–61[J] . Justin YifuLin,Dennis TaoYang.The Economic Journal . 2001 (460)
  • [18] Communal Dining and the Chinese Famine of 1958–1961[J] . Gene Hsin Chang,Guanzhong James Wen.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 1997 (1)
  • [19] Collectivization and China's Agricultural Crisis in 1959-1961[J] . Justin Yifu Li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1990 (6)
  • [20] 户口登记条例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