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湖北省早、中、晚稻施磷增产效应及磷肥利用率研究
被引:39
作者:

王伟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鲁明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李小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湖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
来源:
关键词:
早稻;
中稻;
晚稻;
磷肥;
产量;
磷肥利用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6~2009年通过在湖北省18个县(市、区)布置多点田间肥效试验,研究了当前生产条件下施用磷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明确了磷肥的利用率现状,并探讨了早、中、晚稻施磷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当前生产条件下,早、中、晚稻施用磷肥都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平均增产量分别为706、774和565 kg/hm2,增产率分别为13.3%、11.3%和9.4%。不同类型水稻对磷肥投入的反应不同,相应的磷肥利用率也不同,早、中、晚稻的磷肥(P2O5)农学利用率平均分别为13.3、13.3和11.6 kg/kg,偏生产力分别为116.4、148.0和157.5 kg/kg,吸收利用率分别为14.2%、13.7%和11.3%,生理利用率分别为85.2、110.4和65.4 kg/kg。3种类型水稻对土壤磷素的依存率平均在87%89%之间,说明水稻吸收的磷主要来自于土壤而不是肥料,其中晚稻对土壤磷素的依赖程度相对最大。
引用
收藏
页码:795 / 80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湖北省早、中、晚稻施氮增产效应及氮肥利用率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3) : 545 - 553王伟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鲁明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李小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长期定位施肥对水稻土磷素形态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05) : 1065 - 107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嵇素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天津市千叶生物有限公司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3]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稻田土壤磷素及水稻磷营养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09, 35 (08) : 1539 - 1545赵庆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省水稻研究所 青岛农业大学农业生态与环境健康研究所 山东省水稻研究所王凯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青岛农业大学农业生态与环境健康研究所 山东省水稻研究所马加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省水稻研究所 山东省水稻研究所杨连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省水稻研究所 山东省水稻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士永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省水稻研究所 山东省水稻研究所袁守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省水稻研究所 山东省水稻研究所
- [4] 从长期定位试验论红壤施磷的残效[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11) : 93 - 97戴茨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曲靖市土肥站 云南省曲靖市土肥站王劲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曲靖市土肥站 云南省曲靖市土肥站代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曲靖市麒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云南省曲靖市土肥站
- [5] 缺磷型稻田土壤施磷增产效应及土壤磷素肥力状况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03) : 147 - 154谢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农业部望城水稻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观测实验站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郑圣先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农业部望城水稻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观测实验站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廖育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农业部望城水稻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观测实验站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鲁艳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农业部望城水稻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观测实验站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向艳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聂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农业部望城水稻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观测实验站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6]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J]. 土壤学报, 2008, (05) : 915 - 924张福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王激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张卫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崔振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陈新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荣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7] 早稻磷肥残效对当年晚稻产量的影响[J]. 土壤学报, 2006, (04) : 611 - 61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黄发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黄花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 [8] P肥施入土壤后的变化进程及对P淋失的影响[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6, (03) : 80 - 83周全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赵牧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鲁彩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陈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 [9] 麦稻轮作体系中磷素平衡的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2) : 371 - 374马保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工程学院水电学院杨太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工程学院水电学院郭凤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工程学院水电学院韩俊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工程学院水电学院
- [10] 磷素水平对杂交水稻生长发育和磷素运移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02, (02) : 54 - 5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合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黄见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黄昌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