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畦灌改水成数对畦内水分分布、小麦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冀传允 [1 ]
于振文 [1 ]
石玉 [1 ]
赵俊晔 [2 ]
王东 [1 ]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关键词
改水成数; 小麦; 水分分布; 耗水特性; 籽粒产量;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4.02.018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研究高产条件下改水成数对畦内水分分布、小麦耗水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于2011-2012年和2012-2013年小麦生长季,在大田条件下设置80%(W1),85%(W2),90%(W3)和95%(W4)4个畦灌改水成数处理,各处理沿水流方向划分为0~20(S1),20~40(S2),40~60(S3)和60~80m(S4)4个取样区间,研究不同畦灌改水成数对畦内水分分布、小麦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拔节期灌水后W3和W4处理畦内各区间土壤相对含水量无显著差异,W1处理为S1、S2>S3>S4,W2处理为S1、S2、S3>S4;不同处理水平分布均匀系数为W3、W4>W2>W1;W3处理平均土壤相对含水量显著高于W2和W1处理,与W4处理无显著差异。(2)W3开花期畦内平均土壤相对含水量显著高于W1和W2处理,与W4处理无显著差异;W3和W4开花至成熟期耗水量及耗水模系数显著高于W1和W2处理。(3)灌水量及其占总耗水量的比例为W4>W3>W2>W1,土壤贮水消耗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为W1>W2>W3>W4,W3处理总耗水量显著低于W4处理。(4)W3和W4处理各区间籽粒产量无显著差异,W1和W2处理均为S1、S2>S3>S4;W3处理畦内平均籽粒产量显著高于W2和W1处理,与W4处理无显著差异,W3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效益最高。综合考虑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效益,改水成数为90%的W3处理为本试验条件下兼顾高产与节水的最优处理。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99+126 +1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不同带长微喷带灌溉对土壤水分布与冬小麦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满建国,王东,于振文,张永丽,石玉.应用生态学报. 2013(08)
[2]  
灌溉和种植方式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J]. 董浩,陈雨海,周勋波.应用生态学报. 2013(07)
[3]   不同降雨和灌溉模式对作物产量及农田氮素淋失的影响 [J].
李桂花 ;
张艳萍 ;
胡克林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3, (03) :545-554
[4]   水氮互作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栗丽 ;
洪坚平 ;
王宏庭 ;
谢英荷 ;
张璐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2, (06) :291-296
[5]   不同施磷水平下灌水量对小麦水分利用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J].
王瑜 ;
宁堂原 ;
迟淑筠 ;
田慎重 ;
李增嘉 .
水土保持学报, 2012, 26 (03) :232-237
[6]   基于稳健设计理论的畦灌质量敏感性分析 [J].
王维汉 ;
缴锡云 ;
彭世彰 ;
陈晓东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11) :37-42
[7]   畦灌改水成数的控制误差及其对灌水质量的影响 [J].
王维汉 ;
缴锡云 ;
朱艳 ;
李峰 .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02) :291-294
[8]   畦田灌水质量评价及水分利用效率分析 [J].
郑和祥 ;
史海滨 ;
程满金 ;
朱敏 ;
Jos Manuel Gonalves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6) :1-6
[9]   低定额畦灌技术参数研究 [J].
阳晓原 ;
范兴科 ;
冯浩 ;
姜珊 ;
廖凯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9, (02) :227-230
[10]   不同灌溉畦长对麦田灌水均匀度与土壤硝态氮分布的影响 [J].
崔振岭 ;
陈新平 ;
张福锁 ;
石立委 ;
李俊良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6, (03) :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