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降雨和灌溉模式对作物产量及农田氮素淋失的影响

被引:24
作者
李桂花 [1 ,2 ]
张艳萍 [2 ]
胡克林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降雨; 灌溉; 作物产量; 氮素淋失; 水氮管理模型(WNMM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74 [灌溉制度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摘要
【目的】定量化不同降雨和灌溉条件下农田氮素的淋失和作物产量,为不同降雨量年份的灌溉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中国农业大学河北曲周实验站,依据该地40年(1966—2005)的气象资料,结合当地农民的习惯,设定了5种灌溉方式,即冬小麦季灌水3次,分别在越冬期、起身到拔节期和灌浆期,灌水量分别为:(A)无灌溉,(B)50 mm+50 mm+50 mm,(C)70 mm+70 mm+70 mm,(D)90 mm+90 mm+90 mm,(E)120 mm+120 mm+90 mm;夏玉米季灌水2次,分别在苗期和乳熟期,灌水量分别为:(A′)无灌溉,(B′)80 mm+0 mm,(C′)80 mm+70 mm,(D′)90 mm+80 mm,(E′)100 mm+100 mm。利用校验后的水氮管理模型,分析了不同降雨量和灌溉对氮素淋失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冬小麦产量随降雨和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综合考虑氮素淋失风险和作物产量的条件下,当降雨量<200 mm(发生概率87.2%)时,可采用D灌溉方式,相应氮淋失量为0—30.9 kg N·hm-2;当降雨量>200 mm(发生概率12.8%),可采用C灌溉方式,相应氮素淋失量为0.06—41.2 kg N·hm-2。夏玉米产量也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降雨和灌溉总量超过600 mm时,产量下降;按降雨量可分为<250 mm(发生概率17.9%)、250—450 mm(发生概率64.2%)、>450 mm(发生概率17.9%),分别采用D′、C′和B′的灌溉模式,相应的氮素淋失为0—7.3 kg N·hm-2,0—82.2 kg N·hm-2(其中84.2%的淋失水平为I级,淋失水平Ⅲ级只有5.3%)和0—61.6 kg N·hm-2(其中I级概率为86.8%,Ⅲ级只有2.6%)。【结论】不同降雨量采用不同的灌溉模式,既可以保证产量,又可以减少氮淋失。普通年份冬小麦季建议采用越冬期、起身到拔节期和灌浆期3次灌溉,每次灌水90 mm的模式。夏玉米季采用苗期和乳熟期灌溉,分别灌水80 mm和70 mm的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45 / 55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不同管理模式下农田水氮利用效率及其环境效应 [J].
王欢元 ;
胡克林 ;
李保国 ;
金梁 .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 (13) :2701-2710
[2]   华北平原高产粮区不同水氮管理下农田氮素的淋失特征 [J].
陈淑峰 ;
吴文良 ;
胡克林 ;
杜贞栋 ;
褚兆辉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2) :65-73
[3]   华北小麦-玉米轮作区缓控释肥应用效果分析 [J].
卢艳丽 ;
白由路 ;
王磊 ;
王贺 ;
杜君 ;
王志勇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1) :209-215
[4]   不同土壤耕作法对作物产量及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 [J].
胡立峰 ;
胡春胜 ;
安忠民 ;
张爱军 ;
陈阜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6) :188-191
[5]   长期施肥条件下华北平原农田硝态氮淋失风险的研究 [J].
张云贵 ;
刘宏斌 ;
李志宏 ;
林葆 ;
张夫道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6) :5-10+30
[6]   华北平原施氮对农田土壤溶液中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J].
胡春胜 ;
程一松 ;
于贵瑞 .
资源科学, 2001, (06) :46-48
[7]  
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演化[M]. 地质出版社 , 张宗祜等著, 2000
[8]  
土壤物理学[M].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 华孟,王坚主编, 1993
[9]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Current status and agronomic management options[J] . Q.X. Fang,L. Ma,T.R. Green,Q. Yu,T.D. Wang,L.R. Ahuja.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 2010 (8)
[10]   Can non-inversion tillage and straw retainment reduce N leaching in cereal-based crop rotations? [J].
Hansen, E. M. ;
Munkholm, L. J. ;
Melander, B. ;
Olesen, J. E. .
SOIL & TILLAGE RESEARCH, 2010, 109 (01) :1-8